新发路观察|吉林, 会跑出多少个“宇树科技”?
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具身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
典型案例,更是层出不穷。比如,那个登上春晚表演,火遍全球的杭州“四小龙”一员——宇树科技。
“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在哪里?吉林又将如何“乘势起飞”?
日前,吉刻新闻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找到了生动注脚。
你看,你看:
灵活完成武术动作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适应复杂环境的具身智能四足机器人;
媲美人类手部自由度的仿生手;
……
走进展会现场,“具身智能”的具象表达鲜活呈现。
01
展馆里的“流量担当”
在A1展馆,长春博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博立科技”)的展台前始终人头攒动。作为吉林省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博立科技此次带来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一登场,就凭借高难度动作演示引发关注:机器人流畅完成回旋踢、侧踢、转体变向等武术动作,关节灵活性与动作协调性尽显;一旁的具身智能四足机器人则更擅“攻坚克难”,在碎石堆、台阶、泥泞路面等复杂环境中稳步前行,完成越障、互动等技能展示,直观呈现了具身智能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潜力。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物理仿真引擎,打造了面向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的高效仿真平台,提供机器人训练的全过程解决方案,可助力具身智能算法更快速整合并落地应用于机器人。”博立科技董事长张立华介绍,公司研发的最新智能算法,正是人形机器人“练会”武术动作的关键。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博立科技拥有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异构并行计算技术开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高校,还承建了人工智能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依托技术积累,公司已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突破多项技术,为中国一汽、中国移动等知名企业提供服务,此次参展更是要以“机器人功夫”亮出吉林在具身智能算法研发上的硬实力。
A2展厅内,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展台同样热度不减。展位上,仿生手、通用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等产品成了“明星展品”:工作人员拿起仿生手演示,“它有11个自由度,和人手的关节活动方位几乎一致,能灵活完成抓握、翻转等精细动作。”展位负责人赵迪表示,中心一方面持续推进具身智能与仿生机器人的研发,另一方面正积极对接吉林省内制造业、物流行业,“希望依托东北亚博览会这个平台,推动技术落地推广,让具身智能真正服务产业发展。”
02
产业联动协同赋能
展会开幕当天,还有一则消息为吉林具身智能产业注入强心剂——吉林省吉翼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简称“吉翼”)正式揭牌,标志着吉林省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再进一步。
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已成为东北地区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捷翼科技始终坚信“‘智能+实体’的深度融合,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通过投资吉翼布局具身智能赛道,正是其推动“智能与实体产业协同”的重要实践。“股东企业深耕实体产业,新公司聚焦具身智能研发,这种联动能让技术更贴近产业需求,也能让产业借助智能技术实现升级。”业内人士分析。
03
未来可期赛道抢跑
“具身智能”有多“能”?简单来说,具身智能不仅蕴含着巨大产业价值,更关乎吉林的竞争力。
从博立科技的算法突破,到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产品落地,再到吉翼的正式揭牌,此次东北亚博览会上,吉林具身智能产业的“产学研用”链条已初步显现。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加速“走进”生活——既能在街头巡逻、与孩子互动,也能在生产车间搬运、在医院辅助医疗;而吉林凭借在汽车制造、装备产业等领域的深厚基础,以及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正逐步形成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依托吉林的产业基础和技术积累,我们有信心在具身智能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张立华的话,道出了吉林人工智能企业的共同期待。随着更多企业入局、更多技术落地、更多产业协同,具身智能正为吉林打开一条充满潜力的新赛道,而这条赛道上的吉林,正强势起跑。
吉林,会跑出多少个“宇树科技”?
跟着时间,让我们一起等待谜底揭开的那一刻。
吉刻新闻记者彭绅王昕文/图/摄
制作明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