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落82架军机!印度海军参战,美英俄或开始选边站
印巴冲突进入第三天,局势不但没降温,反而彻底失控了。8日晚到9日凌晨,双方在克什米尔之外的区域大打出手,巴基斯坦导弹和无人机炸得印度拉贾斯坦邦火光冲天,印度也反过来猛轰巴方防空系统。两边都有人死伤,但印度的损失明显更惨——巴基斯坦军方9日高调宣布,三天内击落印度77架无人机和5架战斗机,其中包括3架号称"阵风神话"的法国战机,总击落数高达82架。这相当于每天被打掉近30架军机,印度空军怕是要被打成"光杆司令"了。
更戏剧性的是,印度海军突然参战了。9日凌晨,印度海军在阿拉伯海对巴基斯坦发动"报复行动",直接打击境内目标。这可是个危险信号:以前双方只在陆地和空中交手,现在海战一触即发。印度海军参战至少暴露三个问题:一是陆军和空军打不赢,想靠海军找场子;二是逼巴基斯坦海军下场,把战火引到海上;三是一旦封锁卡拉奇港口,波斯湾到印度洋的航线就得瘫痪,全球贸易都得跟着遭殃。印度这步棋看似凶狠,实则是黔驴技穷——陆军被巴铁压制,空军被揍得鼻青脸肿,只能靠海军刷存在感。
但印度这边刚打完巴基斯坦,转头又和"极端组织"杠上了。9日,印度边防部队在克什米尔挫败一伙武装分子渗透,击毙7人。这事儿得从4月底的恐袭说起:当时印控克什米尔发生枪击案,26名游客死亡,印度一口咬定是巴基斯坦干的,却拿不出证据,巴方也坚决否认。现在印度突然打击"极端组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先把脏水泼给"极端组织",回头再宣布和巴基斯坦无关,就能体面撤军了。但巴基斯坦可不是软柿子,当年被印度肢解成孟加拉国的仇还没报,这次要是轻易放过印度,以后还怎么在南亚混?
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巴基斯坦似乎更倾向于"以战促和"。9日,CNN援引巴政府消息称,巴方不打算和印度全面开战,而是想通过沙特、美国等盟友施压,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巴外长达尔也透露,冲突爆发后,两国安全顾问和军事热线都保持畅通,印度还悄悄恢复了对巴供水,结束了"断水"报复。这说明双方其实都不想把事情闹大,毕竟核按钮就在手边,真打起来谁都活不了。但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政府骑虎难下——不打吧,没法向民众交代;接着打吧,又打不过巴基斯坦,还得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
最有意思的是国际社会的反应。7日印度动手前,特意给美英法俄等国打了招呼,想拉他们站队,结果这些国家清一色呼吁"保持克制",没一个愿意公开支持印度。这背后其实是大国博弈的微妙平衡:美国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但又不想直接卷入冲突;俄罗斯和印度有军火生意,但也不想得罪巴基斯坦这个潜在盟友;英法更不用说,自家后院一堆烂事,哪有精力管南亚的破事儿。这种"集体沉默"其实就是变相给巴基斯坦撑腰——没有国际支持,印度再怎么蹦跶也掀不起大浪。
现在的局面,印度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本来想靠突袭巴基斯坦挽回面子,结果被巴铁揍得满地找牙;想拉国际社会站台,人家根本不搭理;国内经济一团糟,民众反战情绪高涨,莫迪的政治危机一触即发。反观巴基斯坦,军事上占尽优势,外交上又拉来沙特、中国等盟友施压,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如果印度还不悬崖勒马,继续在战争边缘玩火,等待它的很可能是第二个"卡吉尔战争"式的惨败——只不过这次,印度连体面撤退的机会都未必有。
这场冲突再次证明,靠战争解决领土争端就是个笑话。克什米尔问题折腾了70多年,打了三次大战,死了几百万人,问题还是没解决。现在双方都有核武器,再打下去就是同归于尽。莫迪与其想着怎么"找回场子",不如学学巴基斯坦的外交智慧,坐下来好好谈谈——毕竟,在核武器面前,再勇猛的将军也只是个会走路的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