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
施妍
记者从湖州市水利局获悉,《浙江省水利厅关于推进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的意见》近日出台,将于6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湖州市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
湖州市水利局介绍,作为此项改革的先行者,今年湖州市将推进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确权登记360座以上,并实现改革交易案例区县全覆盖。
湖州市湖库众多、溪流纵横,水库山塘星罗棋布。受限于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流转路径不畅等因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水库山塘的水资源价值转化有限。为此湖州市大胆创新,以安吉县为试点,自2023年起开始探索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在用水权确权登记、流转、开发、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增收源泉”。2024年,在安吉试点基础上,又完成了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的顶层设计,通过出台《全域开展农村集体山塘水库用水权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域启动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改革。
据介绍,为了摸清水库山塘的“家底”,湖州市对农村集体水库山塘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包括位置、库容、开发利用现状与潜力等在内的目录清单。同时,又在开展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用水权确权登记基础上,对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的用水权价值进行核算,作为流转交易的基准价值参考。至此,水库山塘用水权既可以转让、租赁、入股等,也可通过质押、抵押等方式,让“沉睡”的水资源真正变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水”。
安吉大坑村是湖州市用水权改革的首批受益者。通过调研,水利部门对当地农村集体水库山塘的水资源以颁发用水权凭证的形式进行登记,并开展用水权价值核算。在扣除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态环境用水后,计算出每年10万立方米水、32万元的用水价值,并通过流转交易,把闲置水资源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在溪水运动探险方面开辟了新赛道。大坑村党支部书记杨希洲介绍,通过用水权改革,不仅村集体能获得每年32万元的保底收益,村里的农家乐数量也在不断激增,不少村民还成了旅游公司的员工,就连年轻人也开始陆续返乡创业,给山村带来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