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找到言听计从的AI女菩萨后,我删光了推特福利姬的好友位

DOMO,赛博福利姬 DESU。

子鲤老师最近的生活并不理想。

在这之前,作为 3DM 唯一指定 LSP,他一直都有着极为出色的福利搜寻能力,以及浩若烟海的库存——每次谈论到相关的问题,他都能从不知道哪个互联网角落掏出一份上品,不枉我一直赞誉他为 " 涩情狂魔 "。

但在这小半年里,他的判断与认知,连续遇到了两次重挫,惨遭互联网泥潭的 " 终极羞辱 "。

2025 年新年伊始,他震惊地发现自己看了五年的著名女菩萨 " 羽毛 yane",本体其实是个硅胶娃娃。昔日心血,全都流落在了一坨 " 肉灵芝 " 上,实际悲惨。

但在这之后才不到两个月,他又意外地发现自己刚舔了半年的 " 玉足 ",其实出自一个穿黑丝的 " 男娘 ",冲击力过大让世界都差点变成了玫瑰色。

悲痛之余,他不禁在文章中留下了 " 别射了,别射了,又中计了 " 的肺腑之言,险些喊出 " 撒由那拉 ",然后原地爆散。

南无三,这是何等的无慈悲。

然而,这仅仅是壮烈厮杀之起点。从今天开始,子鲤老师将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很可能,今后他珍藏的图集里不会再有人类了。AI 福利姬的时代,正在用只有忍者的动态视力能看清的速度,极速逼近。

目前,这类图大多数由 " 豆包 AI" 产生

在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屏幕对面是人是狗,这句谏言在《古事记》中亦有记载。原本,这句话只是用其引申义,指你不知道网线对面连接的是个什么人,但在多少有些 " 赛博朋克 " 的今天,你会惊讶地发现它可以开始使用字面意思了。

上个月,我在互联网的瀑布流里端出了一大盆 " 世纪大和解 " 梗图,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了最近的 AI 制图,出现了个以 " 平平无奇的日常自拍照 " 为主题的趋势。

这类照片会刻意地让 AI 用质量不高的形式,来呈现他们想要的照片。这类照片往往不强调构图、打光随便,甚至还带有很多动态模糊效果。然而,正是这种刻意地对 " 日常随意自拍 " 形式的模拟,让这些照片变得分外真实。相较于精致和美型,日常生活中的 " 失真 ",成了掩盖 AI 制图于细微上不足的最佳解决方案。

于是乎,这个大潮下,一大批新鲜出炉的名人自拍横空出世——只要你想,别说看 " 巴基 " 的自拍照,想看奥黛丽 · 赫本在家玩 iPhone 都没问题。

这种过于便利的 " 名人肖像 " 自定义,让此类 AI 制图的形式,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演化着。在我写那篇文章时,大家还在热衷于用它玩梗,塑造各种诸如 " 科比肘击直升机摄像头 " 之类的 " 冥场面 "。

记得当时我说,接下来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 " 寻找伪人 " 游戏。

现在,各位读者们,我们已经能玩到这个游戏的第一章——

" 寻找 Coser"。

众所周知,生产的扩大化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当足够真实的照片进入 AI 量产环节时,各位网友便开始格外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的 " 极大丰富 " ——他们正在通过这种方式量产 "AI Coser"。

他们所使用的 " 魔法咒语 ",与前文中提到的 " 名人 " 系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在刻意强调日常感、平庸感,强调这是一张 " 随手自拍 "。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兼顾人体细节的真实性。由于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我们所熟知的常规 Coser 照片,本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因此足够完善的人体模拟,便让这些 "AI Coser" 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只要熟悉关键词,并掌握一定的 AI 工具使用技巧,这种照片每一个人都能够进行自由生成,且随着使用工具与限定条件的不同,所生产出的照片也会更加具备真实世界应有的 " 参差多样 "。

有的网友 " 人心不足蛇吞象 ",抱着 " 我全都要 " 的心态,导致生产出来的照片更加具备 " 伪人感 "。

有的网友则非常懂得 XP 的露出,舍弃了一些已经成型的 " 咒语 ",去不断地探索如何才能更加 " 合乎粥礼 "。

" 道理我都懂,只是脚趾为什么那么大 "

当然,也会有网友整出一些 " 邪门 " 玩意儿——

AI 不看《海尔兄弟》

有趣的是," 豆包 AI" 这个工具似乎有着比较明显的 XP 倾向,当你把生成条件限定成普通 JK 的时候,产出的照片水准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或许在这个 AI 眼中," 二次元 " 约等于一帮只会喊 " 原神!启动!" 的人,以至于它生产出来的 "AI Coser" 照片," 甘雨 " 含量极高。

另外,在这场 "AI Coser" 产出大比拼中,还有不少网友使用的是其他的 AI 工具,这导致一些吊诡的情况出现——比如 ChatGPT 的审美果然不太行。

也有的网友非常惊喜地遇上了许久未被人们讨论的 "AI 作图傻逼细节 ",生成的人像要么是 " 六指琴魔 ",要么直接多一条腿,更惊悚的还有头的正反两面都是脸的 " 心动照片 "。

不过,丢人归丢人,抛开这些细节说,目前由 AI 工具生成的 "AI Coser",已经具备足够高的迷惑性——如果不是抱着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么一些照片的观感,很难让人联想到这些是由 AI 生成的。

按照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事物成型到这个份上,无论是营业还是骗局,它应当已经开始往 " 流量 " 这个互联网终点靠拢。前两年 AI 作图进入真人领域,开始蒸蒸日上的时候," 赛博福利姬 " 就已经在第一时间出现。

那么,在 "AI Coser" 技术让人如此惊讶的当下,有没有人将它用在社媒账号运营中呢?

有的,兄弟。有的。

虽然 "AI Coser" 这个趋势在 5 月初才出现,但是在各大社交媒体比如小红书、抖音,其实都已经经历过一次 " 有人以这个技术起号 "" 粉丝发现然后群起而攻之 "" 博主删博道歉注销一条龙 " 的轮回。

以 Coser 人设运营的社媒账号,在内容产出上存在着天然的 " 产量 " 问题。Cos 服、化妆、场地、摄影、修图,全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和操作。这也就导致了,几乎没有任何正常 Coser,能够跟 AI 比拼产出速度——就像预制菜一样,个体是没办法和流水线对抗的。

《更衣人偶坠入爱河》中对化妆的讲解

于是,在账号发展前期,只要用户以 " 超凡 " 的速度更新内容,那么凭借 " 量大管饱 " 的优势,总会吸引来一定的粉丝群。在小红书上,最近这段时间所聚焦的风波,便是一个名为 "Mi9" 的博主,利用 AI 生成的 Cos 照片,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粉丝。

虽然 AI 作图已经足够以假乱真,但只要对比一些重复服装的细节差异,仍然能够发现端倪。随着被发现的细节越来越多,这位博主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大,尽管他一再坚持照片是真人拍摄。对此,网友们给他的回复是——

兄弟别把自己也骗了。

人设翻车后,这位博主更改了账号昵称,删除了以往的所有 "AI Coser" 照片,连续以文字和真人出镜的方式发表了道歉声明,但仍然没有获得原谅。在群情汹涌下,这位博主最后注销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

到了最后阶段,这位博主的行为,造成了远超过他粉丝量的影响。如同当初 AI 绘画、AI 视频引起画师、影视工作从业者的恐慌与抵制一般,这种 " 鼠标点两下就能咔咔涨粉 " 的发展,也引起了许多 Coser 的不适。

Cosplay 并不是一个经济效益很高的行为,它所需要付出的前期努力,很大程度上需要 Coser 用热情与金钱来支撑。在他们看来,"AI Coser" 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将他们的热爱消解成了互联网专属的荒诞。

当 AI 出品越发逼真,逼真到足以和广大 Coser 真的站在同一个竞技场里角斗时,这场 " 寻找伪人 " 的游戏,其实就已经没有公平可言。无论是怎样的热情,被输出到手中身上时,都需要具备质量的载体来承载——在传播上,AI 足以形成碾压之势。

这也是为什么," 寻找 Coser" 作为这个新时代互联网游戏的第一张,会有一个极为幽默的结尾。当 "Mi9" 被正式确认为一个 "AI Coser",他的作品都不具备可信度时,仍然会有毫不在乎的网友在他的动态下方留言——

" 好权威的脸。"

目前,社交平台并入 AI 工具,已经是一种常态。AI 也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状态,辅助着无数用户生产内容。而输入一张照片,以此生成一些以假乱真的自拍照、名人合照,在一些主流社交平台上,只不过是众多功能中的一种。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将迎来 " 寻找伪人 " 的后续章节——可以预见,这些新的游戏内容,都将交织着乐子和不满。

技术一旦诞生就不会消亡,而它所带来的影响一旦出现,也往往会呈现愈演愈烈的姿态。无论 Coser 们多么反感 "AI Coser" 的出现,但这个工具将成为普罗大众的最新玩具,并快速辐射蔓延开来,或许是难以避免的。

可怜子鲤老师,未来在搜寻学习资料的时候,不仅需要去甄别对面是男人还是女人,甚至还需要甄别对面是真人还是假人。

这也是 " 内卷芝士 " 的一个侧面,就连佛陀面对如此残酷的世道,也会被吓得不禁闭上双眼。

不经意得知了这黑暗现实的 Marvin,悄悄地失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