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书金融事 写身边人 2025湖北金融作家作品研讨交流会在武昌举办

初夏时节,繁花似锦。5 月 24 日,来自各行司的 25 名金融作协会员代表聚集武昌,召开 2025 湖北金融作家作品交流研讨会。

会议首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领会关于对金融工作 " 五个方面实践 ""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 要求的重要意义。传达了中国金融作协有关工作意见。

交流研讨会上,华夏银行武汉分行石会文送来最近出版的诗歌集《微尘》、农发行应城市支行熊树忾带来诗词集《柏树村头》向与会代表赠书。

石会文作为金融高管,退休多年笔耕不辍,在古稀之年继出版散文集《那是白鹭飞翔的地方》诗词集《溪客诗语》之后,今年年初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其三部曲——诗歌集《微尘》。他的第 4 部专著——长篇小说《风波劫》,亦即将出版。被省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创造了 " 金融业的一个奇迹 "。石会文在回答为何将诗歌集定名《微尘》问题时说:" 因为我所写的内容就是反映微尘世界生活的,他们虽为社会底层,但其品质、胸怀、修为、灵魂却是高尚的。要为微尘呐喊,为微尘赞歌。我写的一花一草一木,对浩瀚无垠的大自然而言,无非一粒微尘。我写的农民、工人、平民,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人世间的芸芸众生,一股无法抑制和掩饰的同情心和认同感,鞭策我在两年的时间里,写下了 200 余首诗歌,以表达我对微尘的崇敬。"

熊树忾早年当过工程兵,退役复员后,进入人民银行,有在农行、农发行储蓄员、信贷员、营业所主任、支行副行长等不同岗位的历练。其诗词集《柏树村头》,从近 30 年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精选,体现了其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孜孜追求。此外,他还撰写了不少散文、杂文,与诗词作品一起在省内外多家报刊、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刊发。诗词创作颇见功力,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诗人。其诗词作品书写 " 三农 ",倾情乡村、情系金融事业、讴歌农业政策性金融文化,作品风格淳朴,语言素净、极富生活化,是其最大的特色。语言的通俗晓畅乃是重要的一招。诗词语言生活味浓,好懂,使得整本诗集凸显不可多得的追求。金融作协阎雪君主席在阅读书稿后,欣然作序,给予了热情鼓励。

湖北金融行司文学创作实力雄厚,今年年初以来,金融作家作品不断传出登上大报大刊的消息,一批作品列入出版社出版计划,并屡屡获奖。如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诗潮》杂志社、《诗林》编辑部、《当代诗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2025 第八届 " 十佳当代诗人 ",其中有三位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诗人在列,中国作协会员、赤壁市农行欧阳明获得此项殊荣。金融作协理事梅赞的散文登上了《人民日报》" 大地 " 副刊头条;文学评论获《金融文坛》杂志社年度大奖。中国作协会员、湖北农发行郭扬华在团结出版社出版三卷本散文集《一路风景》。省农行张春晓近年来在派驻兴山县工作队任村第一书记期间,情系 " 三农 ",用文学讴歌新农村建设,获得工作业绩与文学创作双丰收。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刊发散文、诗歌作品 100 多篇(组)。诗歌集入选 " 中央新影 CCTV 中学生传承影响力栏目 ",以及多种年度诗歌选本;获得《今古传奇》年度诗歌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二等奖、季羡林生态散文大赛二等奖;中国农业银行 " 筑梦现代化,共绘新蓝图 " 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等。中国作协会员、恩施自治州中行胡飞扬近年来初心创作成果丰硕,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刊发纪实文学、散文、诗歌、小说作品 30 余篇,获湖北文旅 " 五个一作品 " 征集奖;短篇小说《想哭的时候就哭吧》入选湖北省作协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湖北优秀基层文学丛书;16 万字长篇小说《纵横武陵》,在《今古传奇》杂志社刊发在头条,并荣获湖北红色传奇文学奖一等奖;主编的《纪念恩施自治州建州 40 周年文学评论卷》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鄂州市建行严晓萍在儿童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近日出版的《少年读中华家训》一书,将传统家训文学与当代儿童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在文言文本向浅语转换上作出了有益尝试,得到社会与教育界的广泛好评。湖北省工行陈响平出版散文集《崎山巴水是吾乡》。

来自咸宁、黄冈、荆门、荆州、孝感、黄石、宜昌、襄阳等地的会员代表,在阅读石会文、熊树忾赠书后,对两位 "70" 后老同志矢志不渝,坚持笔耕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表示由衷地钦佩,纷纷表达感想,要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他们在发言中认为,落实总书记提出的 "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 的重要指示,金融文学必须找准定位,让文学,更好聆听时代的心跳。中国作协主席张宏森最近在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奖作家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说:" 我们的文学工作有 3 个目标,作家的作品越写越好,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大,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这 3 个目标是我们恒久不变的追求。" 作为业余作者,无论是在岗位,还是已退休,都应当坚守爱好文学的初衷,传递文学坚定温暖的力量。力求贴近时代、贴近金融、贴近生活、贴近人物:从 " 心 " 出发,向 " 新 " 出发,努力抵达最广泛的读者,抵达时代的最前沿。讲好金融故事,弘扬金融文化,用我们手中的笔,从生活大树上摘取鲜美的果实,为繁荣金融文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欧阳明在山西临汾市参加 " 十佳当代诗人 " 颁奖大会时曾经在现场发表获奖感言。此次交流研讨,他将此文与代表分享。其中写道:" 评委们的肯定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和鞭策。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作品,回报读者和诗友。"" 习诗 40 余年,苦乐自知。感谢诗歌,让我在四季的轮回里探寻生命的本质;感谢诗歌,让我在时光的流淌中触摸世界的苍凉与温暖;感谢诗歌,让我在悲喜交加的人间,拥有一块心灵的栖息之地。"

书金融事,写身边人,抒生活情。交流研讨会上,金融作家代表畅所欲言,几位作者亮出了下一步的创作计划,表示要从生活里来,往时代中去,力求多出精品力作,同时,做好对金融青年员工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金融文学爱好者投身文学创作,为构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贡献文学力量,迎接丰收的金秋,在中国金融文学的史册上留下更多的荆楚印记。

2025 湖北金融作家作品研讨交流会由金融作协湖北创联组举办,武汉市竹溪商会 " 会员之家 " 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