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宋鲁郑:抗俄反美疏中,欧洲当下的外交策略为何如此“反常”?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对美国说不,欧洲继续挺乌抗俄的原因

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便迅速改变了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抛弃乌克兰并接受俄罗斯的核心条件。从地缘政治角度,按说欧洲追随美国是最佳选择:

一是欧洲自身的安全都要靠美国,更别说乌克兰。美国退出,欧洲也无力填补力量真空。

二是这场冲突发生在欧洲,从安全到经济都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结束冲突也符合欧洲利益。

三是特朗普化的美国日益奉行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双方已经在价值观和利益上冲突,欧洲如果继续支持乌克兰,将和美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将使欧洲在大国博弈的世界中处于更不利的境地。不仅如此,冲突继续将使得欧俄都不得脱身,这种形势自然对中国最为有利。

四是冲突结束后,欧洲可以改善和俄罗斯的关系,摆脱安全和能源上对美国的依赖,它的外部地缘空间得到扩大。毕竟对于大国来说,仅依赖一方是相当危险的。欧洲此次被美国甩在一边就是极大的教训。

但现实却是欧洲在英、法、德三大国的带动下,摆出一副支持乌克兰到底的姿态。除了外交上更加高调,还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

3月2日,英国伦敦,在兰开斯特宫举行的会议上,与会领导人合影。视觉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宣布将实施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为此不惜启动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有关豁免程序,也就是说军费开支不计算于赤字,从而允许成员国大幅增加各自的国防预算。此项空前的措施几天后就在欧委会首脑峰会上得到批准,随后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34国军事官员齐聚巴黎商讨支持乌克兰,但美国却未被邀请。

这种应对方式将欧盟置于前所未有的地缘困境:东有俄罗斯,西有美国。正如德国前外长费舍尔在法国媒体所说:“美俄轴心”对欧洲来说,是恶梦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