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卷烟厂: 当AI“遇见”青春担当

当AI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碰撞,当青年力量碰撞AI未来,一场关于效率与创新的“智变”正在郴州卷烟厂悄然发生。从产品创意大赛上的青年智慧闪光,到生产一线的AI技术落地应用,再到员工生活场景的智能化升级,AI正以多元形态点亮工厂的每个角落,勾勒出智能制造的全新图景。

AI创意点燃青年

“AI产品创意大赛要来了……”“报名,报名,算我一个!”“你有什么好点子吗?”5月以来,一场青春与科技碰撞的盛宴,在该厂火热开展。

“这东西,老伙计啦!可如今年轻人,嫌咱这包装太严肃,像老头子才用的东西哩!”这是店主王先生的回答,他略带无奈的笑容里,藏着对变迁的慨叹。

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该厂青年员工自发组织,利用调休时间下沉市场,换取真实的市场脉动。通过走访零售户、消费者,在了解客户喜好、需求、建议后进行AI数据分析,再利用AI工具进行创意构思、产品创作。

通过AI分析,青年员工发现有人高举炫彩包装的大旗,有人执意强调口味创新是根本,还有人则瞄准女性市场。在采用AI工具对市场大数据进行辅助解析、预判创意方向、推演方案细化后,原本分散的灵感被系统串联,争论的焦点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路径,最终形成了承载着青春活力、又精准高效的创意方案。

“AI讲给青年听”

在该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来自“90后”的青年员工李宇翔和他的队友开发了一场关于热词“AI”的科普课堂。课堂上,这个聚集了骨干、“萌新”的青年授课团队,从历史发展进程到现代技术演进,从行业具体案例到未来发展畅想,让“AI”概念活起来。

同一时间,在该厂“五四青年座谈会”的现场,一场关于青年成长的讨论如约而至。

“少年得志固然可喜,大器晚成更为可贵。”青年团员刘萌的分享引发共鸣,他笑着说:“‘小师傅’赵增田教给我的这句话,现在有了新注解。车间利用AI辅助编程,打造梗丝水分链智能控制模型,帮助生产线解决了实际困难。”

不同的时空场景,拥有相同的热烈互动场面。不同的主题,引发相同的情感共鸣。讨论间隙,青年员工还利用deepseek生成关键词云图,“深度学习”“算法赋能”等词汇与“立足岗位”“精益求精”交织在一起。在热烈的讨论中,这群“90后”“00后”小青年——用小切口、身边事,结合AI赋能的新实践,呈现大主题、大道理,回应着“时代之问”和“历史之问”。这些诞生于数字时代的青年,正以人机协同的新姿态,在传统产业的土壤里播撒着创新种子。

AI驱动工厂转型

一次,国际客户紧急要求为外运烟丝新增二维码标签,紧急时刻,该厂技术团队用AI辅助编程破局,通过拆解用户输入界面、标签定义模块、打印模块等三大核心功能,借助Python软件Pillow库、win32print等工具,让AI化身“程序员”生成代码框架,高效完成标签制作小程序开发。

在AI辅助编程帮助下,该厂卷包车间机台实现首小时产量自动采集与实时展示,分机台提升机入口、出口及盒包产量数据一目了然,过去依赖人工记录的低效模式被直接取代。

从标签制作到食堂菜谱,从生产数据采集到青年成长赋能,AI已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成为企业思维转型的催化剂。

“从依赖外部到自主创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AI让我们看到制造业转型的无限可能。”该厂信息技术相关负责人李志凌表示。未来,该厂将深化数据管理,拓展AI在更多场景的应用,让技术真正成为驱动工厂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引擎。

当青年智慧与AI技术同频共振,这座工厂正以焕然一新的姿态,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