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 让“人工智能”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明白
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方可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动,强化八项基础支撑能力,意在使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不同阶段的政策目标和实现路径,非常必要。《意见》提出了2027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目标。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人工智能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人工智能开放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技术普惠和成果共享。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上述三个阶段的目标立足实际,逐层递进,充分发挥了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智能机器人不断突破、智能制造不断提升。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迫在眉睫。《意见》提出开展“人工智能+”六大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六大方向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紧扣发展的核心命题,给出各方积极面对挑战的指导方向。一方面是向内的“夯实自身”,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本身“更强”,聚焦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一方面是向外的“惠及大众”。进一步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探索新模式、新发展。
利用人工智能创造更加智能、更富成效、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共绘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画卷。《意见》确立的“人工智能+”推进体系,既立足我国发展实际破解技术落地难题,又着眼使全体人民共享智能发展成果,着力破解落地瓶颈,着力重塑发展动能,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兼具中国特色和时代价值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