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助力不孕家庭圆了“生育梦”
今年年初,东营市民杨萍(化名)家中迎来了新生命。“这宝宝能顺利出生,多亏了医保报销!做试管报销了3万元,生孩子住院又报了6523.6元,还有2万多元的生育津贴,我可以安心在家带宝宝了。”这笔医保报销款,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更圆了她多年的生育梦。
烟台的张先生夫妇同样感慨万千。他们结婚多年,却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要一个孩子。医生建议做试管婴儿,可张先生夫妇打听后得知费用高昂,经济压力让计划搁置。直到2024年4月,烟台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他们终于看到希望。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治疗后,张先生爱人成功怀孕,报销后花费不到两万块。
在山东,像杨萍和张先生夫妇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约为18.2%,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助孕治疗)成为许多家庭的希望。然而,一个治疗周期3到4万元的花费,且一次治疗成功率有限,让很多家庭负担沉重,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呼声越来越高。
山东省医保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迅速行动。一方面,组织专家规范整合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明确取卵术、胚胎培养等12项服务项目,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格,整治了以往的价格乱象。另一方面,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将11项符合规定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按门诊慢特病报销。
自2024年4月1日报销政策实施以来,成果显著。山东全省辅助生殖技术医保结算近12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2亿余元,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晁岚主任指出,辅助生殖技术流程繁琐,患者要历经前期的辅助检查、促排卵、取卵、胚胎培养、移植等多个环节,频繁往返医院,需承受经济和心理双重压力。医保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经济负担,也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东省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这一惠民政策不仅帮助众多不孕不育家庭实现生育梦想,也推动了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发展,让更多家庭迎来新生命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