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社论】公平有序竞争,外卖行业才能多赢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多部门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随着新玩家的入局,外卖行业既有格局被打破,并掀起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相关话题热搜不断,平台之间明争暗斗、纷争不止,火药味十足。那么,行业真的变得更好了吗?

“3元一杯奶茶”“2.9元一份汉堡套餐”等超低价产品涌现;平台相互指责对方强迫骑手“二选一”、逼迫商家让利走量;还有消费者投诉送餐服务质量下滑。这些迹象表明,外卖行业正陷入一定程度的“内卷式”竞争。一些平台大打价格战、营销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和利润下降,这种现象其实在平台竞争的早期就有不少教训。

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从防止到综合整治,说明“内卷式”竞争已经在某些行业出现甚至蔓延,到了不得不整治的地步。

应当说,任何行业都应该欢迎竞争,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也需要新的入局者。但竞争不该是一种“向内消耗”的竞争,如果各方都在原地打转、重复投入,就难以产生新的价值,也不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良性的市场竞争,往往鼓励技术创新、差异化和高质量发展。以外卖行业为例,如今送餐速度已经非常之快,社会已经开始广泛反思“过快”给骑手带来的安全问题;外卖种类也极大丰富,在线下餐厅能够吃到的,在线上几乎也都能下单。当下,消费者更在意的是餐饮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平台若想进一步开发市场,不妨将外卖质量保障作为一个突破口。

除了维护舌尖上的安全,保障广大骑手的劳动权益,也是平台应当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其就业的稳定性,直接关乎社会稳定。然而现实中,外卖骑手的流动性很大,究其原因,还是保障不足。一些平台与其执着于卷价格、卷单量、卷速度,不如卷保障,增强骑手的职业成就感和获得感。

一味进行存量博弈,很难有真正的赢家。此番多部门约谈平台,释放了引导公平有序竞争的积极信号,各平台也要积极转变竞争模式,从争夺存量转向创造增量,找到实现各方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公约数,真正实现外卖行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