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降本增效许久的腾讯,正为AI豪掷千金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今年一季度,腾讯控股再次实现收入与毛利的双位数增长。本季度公司营收 1800.2 亿元,同比增长 13%;毛利 1004.9 亿元,同比增长 20%;经营利润(Non-IFRS)693 亿元,同比增长 18%。至此,腾讯公司的毛利、经营利润增速已连续十个季度领跑营收增长。

这个季度,企业与外界的关注重心都放在了 AI 上,甚至高于前几个季度 " 微信电商 " 这一关键词。从乐观的层面来说,AI 对于腾讯所有核心业务都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帮助,但从担忧的角度来说,对 AI 的投入会带来短期内不小的支出增长。

一季度,分业务来看,腾讯本土市场游戏业务同比增长 24%。财报发布前,考虑到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分析师实际上已经调高了预期(15%),但腾讯仍然好于这一预期。这得益于《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的收入增长,以及近期发布的 《地下城与勇士 : 起源》与《三角洲行动》的收入贡献。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同比增长 23%,则是由于《荒野乱斗》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及《PUBG MOBILE》的收入增长。

营销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0% 至 319 亿元,连续十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本季来自大多数重点行业的营销服务收入均有所增长。此增长主要由于广告主对视频号、小程序及微信搜一搜广告库存的强需求。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称,AI 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 " 实质性的贡献 "。

金科及企服收入同比增长 5%,表现出宏观环境恢复带来的客观影响。

至于微信电商,也在紧锣密鼓的部署之中,微信近期对这一业务的调整之快、之密远超过去几年,几乎每周都有新功能开启测试或上线,证明一向 " 敢为天下后 " 的微信团队已经准备好了面对电商业务的爆发。财报发布前的几个小时,腾讯宣布在微信事业群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人曾鸣向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大力砸钱做 AI,腾讯已经看到效果

在财报电话会议的开篇发言上,马化腾一上来就表示,AI 能力已在效果广告、品牌广告及长青游戏等业务中产生了切实的贡献。考虑到 AI 作为长周期投资,其收益本应存在自然滞后性,CEO 的这番发言令人多少有点意外。

首席战略官詹姆斯 · 米歇尔称,当前 AI 对广告收入的核心贡献是广告点击率(CTR)的提升——历史数据显示,横幅广告平均点击率约 0.1%,信息流广告约 1.0%,而借助 AI 优化,部分广告位的点击率已可提升至 3.0% 区间。

另外,财报中提到,通过提升生成式 AI 能力,腾讯升级了广告技术平台,例如改进图像生成与视频编辑功能以加速广告制作,推出数字人解决方案以促进直播活动,以及加深对商品与用户兴趣的理解以提升推荐效果。

考虑到腾讯作为电商市场的 " 后来者 ",在掌握用户消费数据上与字节跳动等公司仍有差异,那么通过布局 AI,也许可以让腾讯在电商广告的竞争中提升推送精准度,以长板来支援短板。

另外,AI 也辅助了腾讯的游戏业务,特别是已经 " 人到中年 " 的长青游戏。米歇尔表示,AI 在竞技类多人游戏中的应用尤为关键,除了担任新手引导以及反作弊检察官外,还能充当玩家伴游。

对 MOBA 长青游戏来说,玩家的体验与对手的人数和水平息息相关,但老游戏玩家流向新游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一旦玩家无法在系统内匹配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游戏的体验也就大打折扣。

但 AI 伴游(俗称 " 人机 ")的加入,则可以缓解老游戏的玩家流失压力。虽然人机的存在并不是新故事,但玩家以往对人机普遍有 " 游戏水平差 " 的印象。未来,通过 AI 水平的提升,人机也可以变得更加智能,真正给玩家带来不输于真人对手的体验。

以及,对现在炙手可热的腾讯电商业务来说,AI 赋能也有想象空间。腾讯总裁刘炽平说,微信电商不做 " 全网最低价 " 流量消耗战,而是通过精准用户洞察(AI 赋能)与场景融合(例如 " 边聊边买 ")提升体验。"AI 与电商的战略重心均指向   ‘深挖生态协同,强化场景闭环’。" 刘炽平说。

当然,这一切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去年四季度,腾讯的资本支出就是所有中国科技公司里最高的。本季度,豪掷千金的腾讯一如既往,资本开支猛增 91%,其中的大头就是购买 GPU 的花销。

同时,研发开支同比上升 21%,主要因员工成本增加及 AI 相关投入加大所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同比上升 4%,也是为了推广元宝等 AI 原生应用,相比之下,新游戏的发行广告支出反而有所减少。

" 我们相信,现有高质量收入来源的经营杠杆效应将助力消化 AI 相关投资成本,确保该投入阶段财务表现健康。这些战略性 AI 投资将长期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公司带来可观增量回报。" 马化腾说。

微信电商,在爆发前夜

今年一季度,腾讯对微信电商的产品调整和政策调整异常密集——为微信小店新增入口、力推送礼物功能、开放朋友圈挂载商品功能、发布 " 达人广场 "、上线公众号抽奖功能、"0 元保证金带货 " 取消类目限制等等,一切都在宣告着这个谨慎的团队已经准备好了迎接电商业务的爆发。

财报发布当天的组织调整所释放的信号更加明显——微信事业群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原开放平台基础部负责人曾鸣担任新成立的电商产品部负责人,向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

腾讯内部人士对 36 氪透露称,调整是为更好地支持商家及创作者成长,促进微信小店、公众号、小程序等业务发展,微信开放平台对组织架构进行内部优化,设立开放平台部及电商产品部,相关团队工作职能不变。

电商业务走上正轨后,除了能带来新的电商收入,还能形成 " 曝光 - 转化 - 复购 " 正循环,给正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的腾讯广告和金科与企服业务带来新的刺激。

据长桥海豚投研估算,一季度腾讯视频号广告收入规模(主要为外循环 + 电商,互选广告因为净收入确认,占比较低)可能超 80 亿,同比增长超 50%,占总体广告收入比例已经有 25%。近六个月来,视频号广告加载率稳定维持在 3%-4% 区间,可见视频号的广告潜力还远未释放。

以及,随着微信电商规模的扩大,腾讯企服业务也能获得更多的佣金收入。对金融业务来说,则能弥补腾讯目前在线上实物交易上的缺少。刘炽平称,观察一季度数据,腾讯发现交易笔数持续上升,但交易价格实际走低。" 我们的推测是,这可能处于供给侧竞争的最后阶段,而此时需求侧已开始回暖。" 刘炽平说。

在接下来的 618 购物节中,刘炽平表示腾讯计划重点投入品牌资源扶持、流量矩阵整合(搜索 / 推荐 / 社交裂变等),目标是巩固微信生态内闭环电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