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跟《歌手》硬刚:现在还是无名之辈一唱而红的时代吗?

2025,音综最激烈的厮杀开始了。

这个周末,12 小时之内,有四档音综播出。其中《乘风 2025》《歌手 2025》《天赐的声音 6》都是老牌音综。谁能料到,在这场大混战中,突然杀出了一个新面孔——它就是爱奇艺新上线的《亚洲新声》。

在夏季档,以新 IP 硬刚各大音综顶流,爱奇艺疯了?

敢跟《歌手》硬刚,

这是音综黑马还是炮灰?

夏季档,一直是音综必争之地。作为音综市场的顶流,《歌手 2025》上周一开播,就抢占话题榜。

今年《歌手 2025》的首发阵容依旧豪华,有单依纯、陈楚生这样的实力歌手坐镇,即便和 Mickey Guyton(米奇 · 盖顿)等国外歌手同场竞技,也没有出现去年那样 " 五旬老太含泪守国门 " 的梗。

两夺第一的单依纯,以各种 tag 霸屏热搜。

《歌手》的强势是一如既往的。作为初生牛犊的《亚洲新声》,拿什么和《歌手》叫板?是更加豪华的嘉宾阵容,还是更加疯狂的赛制?

带着好奇,我点开了节目,然后发现,我还是保守了。这档节目,比我想得更大胆。它是一档名副其实全 " 新 " 的音综。

新在哪?一,是选手新。既然是 " 新声 ",那大部分参赛选手,都是新生代歌手。不说海外,就中国赛区选手而言,大多都是内娱查无此人的 " 小透明 "。

第一期代表中国首发六位歌手,是 18-25 岁的新生代。敢选用没有流量光环的选手,这节目够 Big 胆。

其次,是模式新。这次不是在演播厅竞演,而是把舞台搬上邮轮。

音乐邮轮从上海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途经五个赛区。国内外新声唱将,将在这艘邮轮上进行海上对抗,争夺亚洲新声歌王的头衔。

亚洲歌手 + 海上竞演,这在音综史上是第一次。这个 " 第一次 ",带来的不只是形式的改变,还有难度的直接飙升。节目刚播出,热搜里马上有个词条叫 #。很多选手是第一次在船上录制,直接就被海浪给晃晕了。

在船上竞演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选手要克服的难题之一。同时,演唱时,歌手要直面天气的冲击。在狂风中,如何做好表情管理,也是各位新声要学习的一课。为了给观众吃细糠,《亚洲新声》是拼了。

第三,是风格新。国外歌手的加入,必然带来了歌曲的多样化。

这里有泰国神曲,也有日本二次元金曲,还有越南民谣,多元化的冲击,一洗国内音综选曲高度重复的疲惫感。

新人 + 新歌 + 新模式,我很久没有看过这么 " 敢 " 的音综。

新,意味着新鲜感,但同时,对于观众而言,也意味着陌生感。它走出音综观众的耳朵舒适区,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亚洲新声》就像是音综市场的一场豪赌,在 " 新 " 的打法上 all in。

我是真的很好奇,在音综大混战中,这场新声突袭,究竟是黑马突围还是炮灰祭天?它又可以带来多少的冲击?

这群 " 无名之辈 " 唱歌为何打动我?

从第一期的播出效果来看,《亚洲新声》还是给网友带来了亿点点震撼。有人觉得,这是音综里的一股清流。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碰撞,每个选手都很有记忆点。

这也是我看完第一期的感受,选手,是决定音综节目成败的关键,也是爱奇艺敢 " 赌 " 的底气。这些参赛新声唱将虽然在内娱是小透明,可他们都是有个性有实力的歌手,并且大部分人,早已在追梦的路上身经百战。

来自浙江衢州的 00 后歌手周菲戈,是出租屋 " 歌王 "。

他走的是才艺挂,会键盘和吉他。他的手上,满是练琴的老茧。

周菲戈曾经以一首《Simon》惊艳《中国好声音》的舞台。林宥嘉更是发微博力荐他上《歌手》。

他这次演唱陈奕迅的《这样很好》,高音依旧清亮。尤其是在开阔的海上舞台演唱,周菲戈极具穿透力的嗓音,与深邃的夜空产生共鸣。" 我们抬头就能看见月亮 ",这句歌词就像是在描述竞演现场。

非常妙的是,周菲戈的音乐前奏一响起,船的汽笛就响了,好像在为他伴奏一样。在船上竞演,尽管会受到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但这些有时也能成为演出的助力,带来不一样的演出效果。

中英混血的爱新觉罗 · 媚,也是音综常客了。

她的妈妈爱新觉罗 · 启迪也是国内知名歌手,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北京亚运会和刘欢一起演唱了英文版的《亚洲雄风》。

有强大的音乐基因遗传,媚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她说自己是 " 先学会唱歌再学会说话 "。12 岁的媚参加《中国新声代》,就和羽泉、陈明、杨宗纬合作。

她一唱歌就气场全开,即便是在露天的海上舞台,她也能用声音包围全场。用张靓颖的话说:" 你的表演和你的姓氏一样,拥有强大的气场。"

" 拽哥 " 杨润泽,是那种有着独特台风和气质的选手。

他演唱回春丹的《鲜花》,里面的歌词其实就是说他自己。" 我妄想开着我的烂摩托 / 去转一转 / 可是我可是我 / 可惜我把车卖了 ",他把摩托车卖了,把乐队解散了,现在一个人背着他的吉他继续追寻梦想。

" 海洋就是我的舞台,要么 carry,要么 sorry。" 以 " 真我 " 打动人,杨润泽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但却是最 real 的。

国外选手,也是个个独具特色。

日本歌手中林芽依,是第一期里舞台经验最丰富的。她已经出道 20 年,在日本是知名的 " 动漫歌姬 ",演唱过很多日本动漫的主题曲。

她用表演完美诠释了什么叫 " 反差萌 "。台下的中林芽依很有礼貌、很端庄。但是她一站上台,马上表现出极强的爆发力,用激情点燃全场。她的歌声里,流淌的就是热血。周菲戈说听得自己的中二魂都要觉醒了。

更燃的是,在被问及她这么有名的歌手为什么还要来参赛时,中林芽依表示,自己还有未完成的梦想,她还希望站上更大更高的舞台,并且用自己努力追梦的身影回应歌迷。

她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短短五分钟,我怎么好像就看了一部热血漫?

第一期的 " 歌王 ",由马来西亚选手阿木沙夺得。

这位哥实力超群,拥有超绝人鱼声。他空灵的嗓音,一开口,就让人联想到周深。据说在马来西亚,大家都叫他 " 大马周深 "。但阿木沙很谦虚地说:" 周深的声音比他好听。"

在新的舞台上,出现像阿木沙这样有实力的新人,正是新音综的意义。

这里大部分选手,我此前都不了解他们。可是看完以后,我记住了他们的歌声以及舞台。

有的人是青涩的,上台的时候,声音还会有微微的颤抖。有的人歌唱得很好,可是肢体动作却有点不知所措。

他们是 " 无名之辈 ",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但也就是不完美,才可贵。这群新声歌手,是一块璞玉,折射出多样的未来。在音乐的这条路上,他们是一个进行时,他们可以成长,他们可以呈现年轻的无限可能。

正如当年周深参加 " 好声音 " 的时候,我们也没想过,他会成为现在的晚会台柱。周深很好,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周深。音综,不只是一个竞技,也是一个创造可能的地方,它承载的,是音乐的未来啊。

音综内卷的尽头

让音乐回归年轻回归可能性

音综作为内卷最严重的综艺赛道之一,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的音综。但是,能破圈的舞台和新歌手,却不多。

音综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音乐环境的改善。看节目久了,我自己也在疑惑:音综的尽头是什么?是越来越大牌的嘉宾?还是越来越变态的赛制?这两年,为了追求传唱度,很多音综甚至加入了 " 网络神曲 " 改编。

音乐没有高下之分,让网络神曲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也是音乐的包容性。但是,也有网友质疑,让实力唱将唱口水歌,确定不是在 " 降维 "?比如《乘风 2025》里,叶童那组唱《跳楼机》,因为歌词和她们阅历差太远,我是怎么都 get 不到。

小考的时候,淡淡老师就微微吐槽过,《跳楼机》这歌词怎么这么密,让姐姐适配都有点难度。

这些,都是为了追求流量的内卷。内卷的尽头是什么?在《亚洲新声》里,我好像看到另一个答案。

节目中,有两个舞台很打动我。一个来自蒙古的大海,他把歌献给了他远在天堂的爸爸。因为蒙古处于内陆,他没有机会看到大海。在海上唱歌,是他的梦想。这一次,他圆梦了。他希望通过他的歌声,让父亲听到儿子在海上对他的思念。

大海的嗓音很美,很悠扬。我听不懂他的语言,但还是被他歌声里的情感所触动。

另一个,是泰国组合小巷男孩的舞台。

他们的表演真的很欢乐。一首可爱的《铁憨憨》,让我幻视创造营的 " 糖果超甜 ",哈哈哈哈 ~

" 他是牛津大学,我顶多只是会焊铁的工人 ",他们把穷小子追求富家女的偶像剧搬到了舞台上。句句都是纯爱战士的心声,这歌词内娱真的很少见。

其实我从来都不抗拒男生唱甜甜的歌,他们的比心,他们的笑容,都让人觉得好治愈啊。哪怕有瑕疵,但这还是令人嘴角上扬的表演。音乐嘛,唱功未必是最重要的。年轻带来的无限可能和蓬勃生命力,也可以让舞台变得动人。

这就是新的魅力。正因为没有束缚,所以大家都从心而唱,唱属于自己的音乐。这些新声,也填补了音综市场的空白。

过去,我们也能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是,因为流量的冲击,大家的选择越来越趋同,要么卷嘉宾的咖位,要么卷赛制的疯狂,要么卷话题的营销。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卷,应该卷歌手的实力,卷音乐的表达。让音乐回归年轻回归可能性,音综才有持续的动力。

回归年轻,不是特指年纪轻,而是要有新的风格新的表达。中林芽依在日本是成熟的歌手,但是她对大部分不了解二次元的观众来说,还是新人新声。她的热血舞台,是相当有辨析度的亚洲音乐,这也是其他音综很少展现的。

一个节目,敢于给不同的歌手表现空间,敢于让不同的音乐形式呈现,敢于创造 " 新声 ",在一味追逐流量的 " 病态 " 市场里,是非常大胆的做法。

To be or not to be。改变还是随大流?对于新音综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决定性的选择。哪怕它没有办法扭转方向,可敢于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就是一种态度。

一个健康的行业,需要新的声音,新的力量。内卷的音综市场,也需要有人做鲶鱼,去冲击去改变去唤醒。

E 姐结语

在发布会上,《亚洲新声》的导师团之一的李玖哲说,他当年也是有一天,在路边买东西,突然听到电台播放自己的歌,才意识到 " 我真的是一个歌手了 "。

优秀的歌手,也曾经经历过无人问津的新声阶段。新声,需要被听见,需要被发现。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流量带来了趋同性,但流量也是公平的。好的声音,不会被埋没。

音综,归根到底,好听是第一要义。正如网友对《亚洲新声》的评价,大多数都是被新声的演唱实力所吸引。没有新声的乐坛,是枯竭的。无论是音乐圈,还是音综市场,都需要不断有人去冒险,不断有新的声音出现,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好的音综,应该是怎样的?很简单,只要三个元素:好看、好听、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