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猪肉价格近期持续陷入低迷状态。
中国养猪网监测数据显示,5月1日过后,生猪(外三元)价格呈现下滑态势,尤其是5月10日之后,回落趋势更为明显。5月24日、25日的价格分别为14.25元/公斤和14.26元/公斤,为年内低点。
供需双向承压是猪价持续低迷的核心原因,分析师普遍认为,在供给端偏强而需求端难以提振的背景下,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处于偏弱水平。
供给端看,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同比上升1.2%,根据农业农村部新修正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当前能繁存栏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6%,处于绿色偏高区域。
截至5月19日,生猪出栏均重124.12公斤,较上周持平。当前出栏均重处于近四年高位,单头生猪提供的肉量增加,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养殖端加快大猪出栏速度,供给端面临量重双高的局面。
国元期货分析称,当前处于产能兑现期,生猪供给压力持续释放,并且出栏体重处于近几年高位。随着市场对肥猪需求转弱,中大猪价格走弱,养殖端出栏意愿增强,进一步加剧了阶段性供给压力。
需求端看,五一过后,节日效应淡化,加之天气逐步转热,终端需求回落。
展望后期猪价走势,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考虑到3月以来肥标价差快速收窄,叠加天气逐渐升温后肥猪日增重可能减慢、大肥猪需求可能减弱、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及新生仔猪数增加对应后市供应增加, 短期猪价虽可能受二育进场节奏等影响出现超预期波动,但后市猪价下跌趋势或难改。
华联期货也在研报中指出,目前生猪产能充足,后期生猪出栏压力依然较大,新生仔猪数量也高于去年同期,若猪肉 消费不出现明显增长,2025年9月份之前猪价上涨空间或有限。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提到,持续调整优化生猪产能。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把住能繁母猪存栏量“总开关”,引导养殖场户优化母猪存栏结构、合理控制产能。持续完善生猪产能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养殖场户适时出栏和优化养殖规模,促进供需适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