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
资讯科技5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随着最后一根索股精准就位,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和中铁大桥局联合承建的燕矶长江大桥顺利完成主缆架设工程。这座创下多项世界纪录的超级工程迈入建设新阶段,为后续钢桁梁吊装和主桥合龙等关键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燕矶长江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钢桁梁悬索桥,项目全长约26千米,主跨1860米,上层为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下层为城市快速路。
主缆是悬索桥最关键的受力部件,被称为大桥悬空的“生命线”。燕矶长江大桥采用一跨过江的方式,因受长江通航需要和花湖机场航空限高影响,具有跨径大、载荷大、垂跨比小的特点。
为解决结构难题,大桥采用世界首创不同垂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结构体系,其同侧主缆高度、长度、垂度均不同,以此分散荷载,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并且优化了索鞍及主缆规模,使主缆受力更加合理。
燕矶长江大桥单根主缆由217根索股构成,每根索股由127丝直径为5.6毫米的高强度镀锌铝钢丝组成,单根索股长约3108米,重约74吨。全桥四条主缆所有钢丝长约33万里,可绕地球赤道8圈,重约6.5万吨,相当于在两塔之间吊起约7座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长、最重的主缆。
大桥内缆抗拉强度2100兆帕,外缆抗拉强度1960兆帕,成桥阶段单根主缆的最大缆力约7万吨,四根主缆总拉力达28万吨,可轻松拉起6艘中型航母,是世界主缆拉力最大的悬索桥。
项目建设团队自主研发的主缆架设智慧控制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高效管控-自动响应"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其中,创新的钢丝绳探伤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控主缆状态,显著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燕矶长江大桥的建成将有力促进鄂州、黄冈沿江经济带发展,完善花湖机场周边综合交通网络,对构建武汉都市圈"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推动"武鄂黄黄"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座超级桥梁不仅是中国基建实力的最新展示,也将为全球大跨径桥梁建设树立新的技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