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观察 | 从机器人“劝导员”上街, 看AI治理如何融入龙岗市井生活
一米五的个头,身背工作包,循环播放着接地气的劝导语音,时不时还举起宣传横幅,做出憨态可掬的手势——在龙岗坂田的闹市街头,两位名叫“城城”和“管管”的机器人劝导员,正悄然改写城市治理的脚本。
8月20日晚,江南时代广场华灯初上,它们正式亮相。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龙岗区推进AI与城市共生的真实一幕。它们以柔软的姿态介入原本容易发生摩擦的街头管理,用语音、动作与市民互动,传递着“拒绝无证摊贩,守护健康生活”的理念。AI,正在走出实验室、深入市井烟火,成为龙岗高质量发展中一股看不见却处处可感的新质生产力。
机器人劝导员“城城”“管管”上岗。
机器人“执法”劝导也可以很萌
流动摊贩治理,始终是城市管理中一道棘手的考题。一边是民生之需,一边是公共秩序与市民安宁的底线。传统管理模式往往陷入“整治—回潮—再整治”的循环,而龙岗,正在尝试用机器人打造一张更有温度的城市名片。
“城城”和“管管”是全国首批应用于城市管理现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其命名取自“城市管理”的简称,更承载着“众城共管”的隐喻。上岗首日,它们在坂田江南时代广场完成了“首秀”,次日便转战坂李大道与宝吉路交会处,对占道经营行为发出友好而坚定的提醒。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非人”的介入,反而消解了执法者与摊贩之间常见的紧张感。一位摊主笑着说:“被它‘盯’着有点滑稽,但不觉得被针对。围观的人多了,咱也得注意形象不是?”路人也纷纷驻足,有人掏出手机记录:“比冷冰冰的标语有人情味,劝得动,也记得住。”
“城城”劝导占道经营。
这一切并非偶然。一直以来,龙岗区不断寻求在现代化治理手段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此次探索的,正是一种刚柔并济、技术赋能的新治理语言。机器人不仅重复指令,更通过拟人化的动作与语音,构建起市民愿意接纳的沟通场景。它们不高冷、不强势,反而以“萌感”拉近心理距离,让规则意识在轻松氛围中悄然落地。
街头巷尾的AI革命智慧场景融入日常
“城城”“管管”只是龙岗区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走在今天的龙岗街头,人工智能不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可感知、可触摸的日常。
在环卫领域,龙岗已累计投用环卫机器人超过120台,并全部接入市、区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实现视频监控、实时定位、轨迹回放等多功能融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小蜜蜂”的环卫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凭借机动灵活、续航持久、效率突出等核心优势,为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公共区域清洁场景带来智能化革新。“小蜜蜂能够在凌晨时段自主出班作业,大幅减轻了我们早班普扫的压力。”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白天我们主要处理边角区域和特殊垃圾,人机协作让工作轻松了不少。”
正在进行作业的“小蜜蜂”环卫机器人。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环卫机器人之家(蜂巢)”智能充能站。这个创新设计实现了对环卫机器人及附属设备的集中化管理,可满足单机、多机等不同场景下的充电、加水需求,能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提供智能化维护支持。
而这只是开始。龙岗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推出“AI质检官”“AI咨询师”,可自动解析民意诉求、匹配部门并生成处置建议。教育领域,千林山小学推出中小学AI阅读助手“爱阅故事大王”;水务系统上线“AI+碧道”智能监控,实现全时风险预警;卫健系统推出“AI龙岗家医”,打通数据壁垒,提供全流程健康管理。AI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组龙岗城市服务的每一根毛细血管。
全域全时应用龙岗打造AI产业新高地
在龙岗区的顶层设计中,人工智能已不再是一种工具,而是重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战略核心。
在2025年的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发展大会上,龙岗释放“拥抱AI”的强烈信号:官宣深入实施“AllinAI”战略,揭牌成立全国首个政府直属的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集中发布《龙岗区加快创建“AI龙岗”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龙岗区具身智能机器人友好示范城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两大“AI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龙岗将实现80%以上重点行业深度应用AI技术,落地100个全域全时智能应用标杆项目,带动AI相关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
全球首个机器人6S店人气颇旺。
底气从何而来?
龙岗是深圳市产业大区和工业强区,以华为、云天励飞全栈布局为引领,集聚着人工智能企业350余家,形成“从芯片到场景”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有雄厚的产业基础。
而这背后,是一套围绕技术、资本、数据、场景四维推进的系统性生态培育机制。
政策层面,龙岗区以专门机构与持续政策为企业护航。资本方面,设立规模10亿元的粤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耐心资本”注入赛道;数据资源上,已整合超1000亿条多模态数据,并共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数据聚合服务中心;场景推进中,累计发布机会清单429项,举办对接活动388场,成功撮合项目299个。
龙岗巡逻机器人。
与此同时,深圳(东部)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正提速建设。一期2000P算力已投入使用,2025年将完成二期、三期建设,累计可供给算力1万P,可调度社会智算资源4万P以上。
华灯初上,坂田星河WORLD周边,一台配送机器人正娴熟穿越人群送去咖啡。不远处,一群年轻人通过“虚拟社区”小程序预约共享球场。这个整合了停车、运动、读书、医疗等15类服务的“便民百宝箱”,总用户已突破207万。
AI已沉入龙岗的街头巷尾,成为这座城市肌理中再自然不过的一部分。技术终需归于人文,而创新,正在龙岗的市井烟火中落地生根。
记者: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