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夜话 | 医生警示:100余种疾病背后,都与这一件事有关……
近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的新研究证实,睡眠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帮助心脏病患者高效修复损伤。
在医生看来,好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支点之一,有100多种疾病和睡不好相关。
02
沉睡时,身体在“检修”
睡眠是人在进化过程中获得的最完整的自我保养方式。睡着后,身体会启动“自愈程序”,修复各个器官。
大脑清废物
睡眠时,大脑内的淋巴系统比任何时间都更活跃。大脑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就是依靠夜间深度睡眠期间运转的这套“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清除的。
心脏喘口气
正常人夜间血压平均值比白天低10%~15%,心率大约比清醒时低10~30次,从而让心脏稍微“喘口气”,心肌细胞得以修复。
但如果长期熬夜,不仅会令血压、心率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还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的几率,导致心律失常。
免疫在巡逻
睡眠过程中,骨髓开启造血“马达”,加速产生新的免疫细胞,以替换受损或老化的细胞。
肝脏排毒素
肝脏在晚上11点开始进行代谢、排毒和修复,中医讲究睡“子午觉”,就是建议在子时(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1点)入睡。
在熟睡模式下,肝脏排毒、解毒的功能得到充分施展,进而完成自我修复。
如果长期熬夜,则会耗肝血、伤肝阴,影响肝细胞的修复能力,致使肝脏解毒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身体抵抗力下降。
肾脏过滤慢
夜间肾脏的过滤功能比白天慢,尿液会相应减少,所以早上第一泡尿颜色通常比较深。研究发现,长时间缺乏睡眠,可能使肾脏机能衰退。
如果晚上睡不好,水分就会蓄积,导致早起眼皮、双脚、双腿浮肿,还可能出现乏力等表现。
激素分泌多
夜间睡眠时,生长激素会加速分泌,达到白天的5倍,可以促进心肌、皮肤、黏膜等细胞的再生。
肌骨放轻松
睡觉时,全身肌肉、骨骼都松弛下来,受损的肌纤维在生长激素的作用下进行修复与重建。但如果长期失眠,容易造成肌肉紧张,起床后昏昏沉沉,甚至诱发慢性疼痛。
04
4招帮你睡好觉
如果无法达到以上标准,不妨从生活细节“找找茬”,并进行纠正。
1.揪出疾病
患有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理疾病的人,特别容易存在睡眠障碍。
这些人群应及时就医稳定现有病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眠药。若睡眠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也会反过来加重现有疾病。
2.优化环境
要想睡得好,先要打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温度尽量维持在20℃左右,并使用遮光窗帘,睡前1小时要调暗灯光。
3.调整饮食
如果睡前饮酒,食用高脂、高盐、辛辣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睡眠。因此,晚上最好减少应酬,保证清淡饮食,且不宜吃得过饱。
日常可以吃些助眠食物,如小米粥、红枣、桂圆、牛奶、银耳、百合等。每天下午4点后要减少咖啡(咖啡因半衰期为6小时)、功能性饮料等饮品的摄入。
4.学会放松
晚上10点后就要开始放松,酝酿睡意。尽量不要处理工作、与朋友聊深入的话题、看节奏快的影视作品等,更不要沉迷电子游戏。
睡前可以尝试“4-7-8呼吸法”,深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再循环往复几次,让自己放松下来。
来源:北京发布综合自新华社、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