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AI+广告”12条新政
本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日前,2025年上海国际广告节开幕。在开幕式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上海市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AI在上海市广告业的广泛应用,驱动上海广告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若干措施》共12条,包含支持“AI+数字广告”智能体研发、强化生产要素支撑、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培育复合型人才、推动生态集聚等举措。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广告监督管理处处长张红冰告诉记者,《若干措施》中多项补贴政策为首创,对AI广告智能体研发、优质产业项目建设,由广告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市区两级最高可支持1200万元;对采用第三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数字广告企业,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最高500万元补贴;有条件的区对租用算力的数字广告企业按不超过实际投入的30%比例,给予单个主体年度最高2000万元支持。
同时,支持徐汇、普陀打造“AI+数字广告”产业集聚区,推动生态集聚;鼓励优质大模型平台每年开放一定数量的免费账号,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加强广告策划与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广告人才申报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等人才评选。
利欧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CEO郑晓东表示,该公司在AI算力投入体量较大,《若干措施》的出台,为企业带来大金额的补贴,企业直接受益,帮助企业进一步加大AI的投入,扩大AI研发规模。
开幕式上发布《2024年度上海广告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上海广告业全面践行“科技+创意”双轮驱动战略,在产业规模、数字赋能、创意创新、生态集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广告业营收达3351亿元,同比增长8.4%,较2020年实现翻倍;营收亿元以上企业达298家,其中百亿级头部企业5家。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广告业营收达1848.2亿元。数字广告已成为拉动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4年,上海市数字广告企业营收占比81.4%,2025年上半年占比继续攀升至85.3%。上海持续汇聚全球创意资源,广告业“创意浓度”全国领先,广告创意设计业务规模占全国的39.8%。
开幕式上还发布了上海市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创新案例,涵盖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创意水平、促进国际交流等维度,代表了上海数字广告创新的最高水平,其中既包括大型广告集团的技术突破也有中小型创意公司的模式创新,展现了上海广告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广告节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以“链接·赋能·共生”为主题的银企对接会,破解广告企业融资困境。张红冰指出,前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机构开展多轮对接,整合金融机构资源,为数字广告企业定制专项服务产品“数广贷”。依托上海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开设广告服务业专区,并于开幕式当天正式上线,紧密贴近广告企业发展需求。
本届广告节期间举办的数字广告发展与治理论坛以“创新与规范——共筑数字广告良好生态”为主题,聚焦数字广告快速发展中面临的违法广告、隐性营销、技术合规等新挑战,推动数字广告在规范与创新的平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