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50人论坛开幕在即,双创青年为何选择来上海筑梦?
上海是青年奋斗的舞台,青年是城市跃动的血脉。
5月10日,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即将拉开帷幕。历经五年淬炼,这一以“青年与城市共成长”为核心理念的论坛,已成为面向世界的“创新创业会客厅”和服务青年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全球青年搭建一个“闯上海、创巅峰”的舞台。
在上海,以硬核技术为起点的自主创新,正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潮流模式。个体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契合性,也吸引着优秀青年来此扎根筑梦。
平均年龄28岁,“解决未解决的临床需求”
上海玄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曹玄烨出生于1994年,作为即将参与第六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的青年代表,他与澎湃新闻记者聊起自己的创业心路: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细胞博士学位,后于安德森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贝勒遗传实验室生物信息科学家。医学、生物、AI的交叉学术经历,让其在2021年萌生了自主创业想法,从美国回到上海正式开启创新创业之路。
“上海玄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选择落地张江药谷莘泽孵化器,这里是上海第一个民营孵化器。上海有非常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企业发展支持政策,浦东张江给的帮助是真诚且实在的,从孵化器莘泽创业到张江管委会、科创服务中心等各个层面,工作人员会用客观的眼光尊重我们的技术,且具有发散性思维,为我们牵线金融机构、投资人,帮助链接大量资源,促成多项合作。”曹玄烨表示,利于创业的宽容环境,让海归青年在这里找得到土壤,与城市共振成长。
当前,曹玄烨带领的公司团队有20余人,均由清北复交本科毕业的海外知名院校博士组成,平均年龄28岁。作为一家从事临床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平台型公司,公司依托自研的集成组学+AI大数据分析平台,以“解决未解决的临床需求”为切入点,与医院达成数据分析合作。
“以甲状腺癌为例,医院常常使用超声手段来判断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超声是比较粗放的方式,看到则证明真的有,但如果没有看到不代表没有,超声检查的综合准确度只有60%左右。而我们的产品可以在患者做活检穿刺的时候,额外通过基因检测结合AI计算达到90%的准确度。”据曹玄烨介绍,这一基于AI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检测试剂盒项目为瑞金医院官方转化项目,目前已在上海、江苏和山东等多地展开LDT销售。
“背包里的康复师”为“银发人” 提供更多可能
上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徐培麒也是一名“90后”,曾学习机械自动化和控制工程,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回国后,也同样选择了回国扎根上海,自2022年起踏上创业之路,“上海聚集了最有能力、最有想法的工程人才和商业人才,有最优秀的临床资源,也是银发经济大有前景的城市。”
为协助中风、偏瘫患者减轻上肢活动障碍,上海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自主创新项目“背包里的康复师”提供了解法与可能。在这里,一群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年轻研发团队,正在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算法、康复工程等领域持续攻坚克难,推进居家康复机器人走进更多家庭。
“很多老年人中风以后,手臂失去活动能力,相较于下肢的康复治疗,上肢的康复往往更为精细复杂。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恢复手臂肌力。背包康复师-全周期多场景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可以给患者提供辅助力或者对抗阻力,或者通过脑机接口的形式进行训练和场景交互。”据徐培麒介绍,“背包康复师”具有便携式的特点,重量为7kg,体积0.008m³(办公投影仪大小),能提供20余种训练动作,10余个训练游戏场景,可输出20N的康复辅助力,实现评估、训练、报告等功能。
徐培麒介绍,当前的产品正在走出上海,深入全国各地的多家医院。除医院场景以外,个体用户或者家庭用户也可以选择租赁方式,“随着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银发经济的背后也需要‘银发科技’,我们希望将技术应用在真正有需求的领域,追求长期主义的研究。”
青年定义城市未来,城市成就青年梦想。当“双创”青年们在上海逐梦写就人生故事,上海也正因青年力量而焕发蓬勃新生。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之下,青年与上海的故事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