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国模联30周年,国内外七百余师生在模拟联合国上共话大国外交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外交学院建校70周年、外交学院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30周年。5月15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指导,外交学院主办的“中国模联三十年·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新京报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此次会议将持续至5月18日,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近160所大学和中学的约700名师生参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

“中国模联三十年·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新京报记者刘洋 摄

青年学子将回答时代之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幕式在下午举行,中午刚过,主会场便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身着正装的学生们在会场间游走、讨论。现场,外交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国系统代表、驻华使节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孙卫东表示,模拟联合国活动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中国青年参与外交、融入世界的一个生动的缩影,他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模拟联合国活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受众越来越广,收效越来越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世界,面对可以更有作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世界?要怎样建设这样一个世界?这是当代青年学子面临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也理应成为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实践方向。”孙卫东希望,当代青年要将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中华民族伟大潮流;心怀世界大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青春担当;共筑全球梦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彰显青春智慧。

他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模拟联合国活动,拓展全球眼光、世界胸怀,增强国际能力,真正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学习者、笃行者、传播者,推动全球在联合国框架内携手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紧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十余委员会探讨世界议题

外交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前驻瑞士联邦大使王世廷表示,作为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外交学院始终以服务祖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向祖国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外交、外事人才。今年恰逢建校70周年,70年间,外交学院培养了近600名驻外大使,他细数了该校历代的知名毕业生,包括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傅聪,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耿爽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学院的毕业生。”一席话引来场下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