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当专做“魂系驾驶”游戏的开发组,转做治愈的“灾后修复”游戏

可惜没那么 " 治愈 "

从《泥泞奔驰》再到《雪地奔驰》,开发工作室 Saber Interactive 制作一系列硬核的驾驶游戏,玩家在其中可以驾驶超过 40 种真实品牌越野车,去穿越泥泞、雪地、冰湖、陡坡各种地形,有时甚至还载着货。

这也因此被一些玩家称为 " 魂系驾驶 " 游戏——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之后是什么样的山路等着你,你总是忙于手动换挡、四轮驱动切换、卷扬机脱困等操作,只为避免字面意义上的翻车。

所以当 Saber Interactive 公布新作《灾后修复师》时,玩家们看着洋溢着温馨氛围的宣传片,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开发组要转性做个 " 治愈 " 系的驾驶游戏了?

从名字大概就能猜出来,这是一款以 " 灾后重建 " 为题材的模拟游戏,玩家要驾驶泥头车、压路机等各类载具前往被自然灾害袭击的地区,修复那里的交通水电等基建设施。

既然是灾区,自然遍布各种难走的烂泥地。玩家需要使用越野车进行开路侦察,找出那些不能通过的道路,再部署专业车辆进行维修和重建。配合起游戏细致的音效和画面表现,以及扎实的物理引擎,在重建这方面游戏做得还蛮讲究的。

除去灾后重建,玩家也可以还原一些土木梗图中的名场面

实际玩起来后,却发现两者截然不同。《雪地奔驰》中,赶路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甚至整个游戏都是为 " 魂系驾驶 " 服务的:玩家要跟一条条复杂的道路 " 殊死搏斗 ",并在无数次试错后成功征服它们。而《灾后修复师》的赶路更像是传统的 " 从 A 到 B",算是游戏中的 " 垃圾时间 "。

这主要也是因为《灾后修复师》针对赶路环节做出了大量简化,甚至到了 " 做过头 " 的地步。

举例来说,在《泥泞奔驰》和《雪地奔驰》中,挑选车辆是个重头戏:为了保证在车辆轮胎陷入烂泥时也可自行脱困,具有全轮驱动和差速锁的车更受青睐,而早期就可以解锁换装泥地 / 雨天专用轮胎的车辆也很有竞争力。等到了中后期,路越来越长,越来越难走,车辆的油耗和续航又成了关注的重点。

随着玩家逐渐推进游戏进度,还可以对自己的车辆进行 " 爆改 "。不光可以提升性能,还能通过加装吊机等特殊改装,覆盖更多玩法的同时也提供了游玩动力。

而《灾后修复师》更侧重于给玩家提供各类特种车辆,车辆的分类更多,但子类下的选择偏少,还完全去掉了 " 车辆自定义 " 要素。在越野方面,游戏没有继承硬核向的油耗和车损系统,只保留了差速锁、全轮驱动等少数要素。最终呈现出来的博弈玩法也不出意外的简单:陷入泥坑后,玩家只要把能开的功能全开,然后大力轰油门就好了。

出不来的情况也有不少,比起《雪地奔驰》丰富的救车手段而言,《灾后修复师》则基本只能重开

考虑到《灾后修复师》并没有继承 " 奔驰 " 这个名字,原则上说的确不需要重现《雪地奔驰》的全部卖点。在游戏玩法上,《灾后修复师》也和《雪地奔驰》系列做出了一定的差异化。但实际体验下来,在路上奔驰依旧占据了大量的游戏时间,算是整个游戏中的短板。

比如前期就可以做到 " 改变地形 ",通过泥头车运输和倾倒渣土,填平地图上的泥坑和破损的道路,再通过推土机铲平沙子、铺撒沥青、压路机推平等操作,将一条原本无法通行的烂路改建成崭新的柏油路,成就感十足。

要达到这一目标,玩家需要首先铺够充足的沙土,驾驶渣土车一次次往返与施工地点和采砂场之间。而如果玩家不是恰好有几个 " 土木朋友 ",可以在多人模式中组建车队,还得亲历亲为,将施工需要的推土机、沥青铺撒车和压路机依次驾驶到目的地,实际花在路上的时间比铺路施工还要久。

游戏中期也提供了类似移动传送点的 " 基地车 ",只是每次部署都需要消耗数量有限的 " 部署代币 "

游戏中动辄数平方公里的地图,意味着每次赶路都要消耗玩家不少时间,消磨着游戏的热情。

制作组也提供了诸如 NPC 车队之类的新功能,利用自动化来给玩家的物流工作减负。可惜的是,这个车队过于人工智障,会经常被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卡住。如果玩家不慎将车停到了它们的行进路线上,还会被一根筋的 AI 当成减速带直接撞上来,让游戏从温情的灾后重建变成荒诞的搞笑游戏。

能看出来,它们的确在 " 用力活着 "

制作组做出改动的初衷不难理解,作为门槛最高的游戏类别之一,模拟游戏一直存在 " 曲高和寡 " 的问题。但要想提供足够的沉浸感,又往往要在画面表现和物理计算方面把料堆足。

向大众化迈进,吸收更多玩家就成了不少模拟游戏的发展和生存方向。比如《微软模拟飞行 2024》就尝试通过流式加载地形来降低硬盘要求,并使用 " 生涯模式 " 来给玩家提供长期游戏动力。而将操作简化到手柄能玩,不光可以降低上手门槛,也能争取到主机市场。

但不可忽视的是,模拟游戏的魅力就在于它们对于还原现实的 " 较真 " 追求,以及成功克服挑战后的满足感。在拟真和娱乐上的微妙尺度一旦失衡,就可能会出现丢掉了核心乐趣而泯然众人。

从《灾后修复师》在发售后的 " 褒贬不一 " 评价来看,很多玩家对于现阶段的游戏体验并不满意。不过游戏目前还没开放自定义模式,考虑到前几款作品也都是长期运营的 " 常青树 ",或许等玩家的选择变多,可以自行决定游戏几分拟真几分娱乐的时候,《灾后修复师》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 舒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