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以为该挨骂的 6 个坏习惯,其实真的有好处!

从小到大,咱们被爸妈揪着改正的陋习实在是不少

虽然「受尽折磨」,但也无力反驳

毕竟爸妈都是为了咱好

但是朋友们,有些妈见打的习惯

不仅称不上「坏」,反而还真的有点子好处

其实可以不用改啊啊啊!

话不多说,饭菜上桌

咱们赶紧来对号入座!

一、抖腿

促进腿部血液循环

还能消耗不少热量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虽然抖腿人见人嫌,但关于抖腿的好处居然真的有不少研究啊。

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篇研究,证实了抖腿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久坐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方面的作用 [ 1 ] 。

实验表明,比起不动的那条腿,抖腿侧的下肢腘动脉血流量、剪切速率(可理解为血流速度)显著增加,脚踝也没变粗。

受试者被要求以自己的自然节奏敲击脚后跟并弹动膝盖

每分钟约 250 次,抖 1 分钟歇 4 分钟,持续 3 小时

抖动的那条腿(黑色圆点折线),血流速度明显要高一些。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换个角度想,无意识的抖腿,或许正是人体在久坐时的「自救」措施!

不仅如此,抖腿对于想减肥的人,更是有意外惊喜——

去年发表在《糖尿病杂志》的一项随机交叉试验发现,习惯性抖腿可使总能量消耗增加约 16.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代谢水平也提高了,还不会增加肌肉疲劳 [ 2 ] 。

抖腿对各个代谢参数的影响。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 2 ]

什么!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坐着减肥!

当然了,抖腿的热量消耗跟正经运动肯定是没法比的,但是上班不得不久坐时,真的可以适当抖动起来!(仅限在不影响到他人的情况下哦)

也可以借助一些神器,不容易招人嫌,比如——

摇摆脚踏板

大概就是踩缝纫机原理  

图源电商平台

二、咬木棍,增加大脑抗氧化物质

可能对认知功能有好处

是你吗?吃完雪糕总还想咬几口木棍子。回想一下,上学时候是不是也没少啃笔头?

图源:小

这些行为可能是「脑子好使」!

很多临床研究都表明,咀嚼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联系;咀嚼困难的个体往往认知功能较低。

去年发表在《系统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咀嚼中等硬度的物质,比如木头,可能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的影响 [ 3 ] 。

科学家们招募了 52 名健康大学生,把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咀嚼口香糖,一组咀嚼木棒(医用压舌板)。

通过颅脑磁共振(MRI)的扫描分析,最终发现,咀嚼木头组的人大脑中部分抗氧化物质的水平有明显升高,这正是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图源参考文献 [ 3 ]

美中不足的是,科学家们没有说明,中等硬度到底是个啥水平,也没有举出除了木头外的其它例子。但我们可以乐观推测,平时多嚼嚼偏硬的食物,可能对大脑也会有好处!

至于啃指甲、笔头什么的,朋友们,看在细菌的份上,还是尽量改改吧。

还要提醒下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习惯性啃笔头、啃指甲、抖腿的话,未必要强行纠正,但可以关注下孩子近期的压力状态,这可能是个信号。

三、挑食

可能是在帮你预防过敏反应

挑食,一种在家长眼里难以容忍的行为。轻则被说两句,重则是被逼着吃不爱吃的。

但说实话,挑食真的没那么「罪不可赦」!

2023 年科学家们在世界顶刊《自然》杂志连发了两篇论文,指出回避食物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限制我们暴露于有害刺激,来阻止进一步的损伤 [ 4,5 ] 。

用大白话说就是,如果你吃了一口某种食物,感觉特别厌恶,非常抗拒吃它,可能是因为这东西被大脑标记为「过敏原」,启动保护机制了。

图源参考文献【4】 ,回避食物行为的可能性机制

挑食,可能是大脑费劲力气在保护身体呀。终于可以为它正名了!

健康饮食并不是非要吃某一种食物,关键是看主食、蔬果、肉蛋奶等大类是否都均衡摄入了。

有几种不爱吃,在同类里替换就好,问题真不大。(所有蔬菜都不爱吃,这种不算啊)

不过,在这个反应中,大脑通常是秉持着「宁愿错杀不要放过」原则,所以非常容易误判过敏原。

这也间接解释了,为什么孩童时期不爱吃的东西,长大后竟也能慢慢接受了,最终大家都变成了吃嘛嘛香的大馋丫头大馋小子。(不是

四、喝冰水、洗冷水澡

一些情况下可能有助延长健康寿命

在长辈眼里,一提到冰的东西,总有种自带攻击 buff 的感觉。

就拿喝冰水来说,听过的伤害包括但不限于伤牙、伤肠胃、会痛经等等。更别提洗冷水澡了,那是体质健硕的高人才能进行的活动。

低温是种外部刺激,确实会给部分敏感人群带来不适,感觉不舒服,不能强求。

但冷,不是只能带来不舒服。去年一项综述性研究 * 发现,适当的冷水疗法 *,有一些想不到的好处 [ 6 ] !

* 综述性研究,是指从已有的独立研究中推导出来描述相关或相同假设的整体结论,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

* 冷水疗法:是指故意将部分或全部身体暴露在冷水中,一般来说水温会低于人体正常的温度(37 ° C 左右),从而促进身体健康。

冷水疗法包含饮用冰水、冷水淋浴(10~20 ° C)、冰浴(0~15 ° C)和冬泳(<15 ° C)在内的多种行为,正确操作,可能有助增强身心健康、促进健康老龄化以及延长健康寿命。

冷水疗法的机制和观察到的潜在益处

图源参考文献 [ 6 ]

研究中罗列的可能性机制有,短暂的寒冷,能激活人体内的部分脂肪组织,提高能量消耗,触发儿茶酚胺、内啡肽的释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进而带来多种益处。

但要注意,冷水疗法并非适合所有人。

比如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免疫力系统还不完善的婴幼儿等,以及如果你的肠胃对冷刺激确实很敏感,那就还是听妈妈话,乖乖喝温水吧!

五、适当赖赖床

身心真的都更健康了

闹钟响了不想起,就爱拖拖拉拉赖在床上。这要是睡在父母家里,大概率会喜提「开卧室门 + 拉窗帘 + 掀被窝」三件套。

但是爸妈,先别急着开骂。有不少研究,都证实了赖床的好处!

因为人从睡着到醒来中间存在一个过渡期,这个时期被称为睡眠惯性。这时你会迷糊、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

如果在醒来后再缓一会儿,就会很好地让睡眠惯性慢慢消散,甚至让清醒积极的好状态维持一整天 [ 7 ] 。

2023 年国际期刊《睡眠研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更是直接佐证了赖床对认知的益处 [ 8 ] 。

科学家们选择了 31 名有赖床习惯的人,并将 ta 们分成两组,分别是:

赖床组:赖床 30 分钟(其中会被闹钟打断两次,共小睡三次,最后一次闹钟响起后再起床);

不赖床组:直接晚 30 分钟起床,但不许赖床。

最后分析发现:赖床对认知功能、睡眠、情绪等多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图源 参考文献 [ 8 ]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躺赢」啊!

六、工作摸鱼

让脑子转得更好

「摸鱼」,在大家看来是偷懒、拖延、低效的代名词,所以打工人们平时摸个鱼都悄悄咪咪的。

但实际上!摸鱼是一种必要的状态,甚至能让你工作更有成效。

研究发现,当连续高强度脑力劳动一段时 间后,大脑累积的谷氨酸浓度会变高,这会让 「脑子陷入转不动」的状态 [ 9 ] 。而让大脑恢复正常的最快方法,就是发会呆、晒会太阳,甚至打个盹儿 .. … .

并且当你走神的时候,还会激发大脑没有「高速运作」的那部分休眠区域,可能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更高的创造力 [ 10 ] 。

这可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摸鱼提效更轻松!

文章写到这,咱就是说有种停不下来想继续深挖「坏习惯」的冲动。

比如说:

手上总爱把玩点小东西

睡觉离不开阿贝贝

偷偷把手插进米里

这些各式各样的小习惯

只要不会伤害自己,不会影响他人

就惯着自己去做吧

说不定哪天,就有啥新研究发现它们的好处了呢!

本文审核专家

郭潇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

参考文献

[ 1 ] Morishima T, Restaino RM, Walsh LK, Kanaley JA, Fadel PJ, Padilla J. Prolonged sitting-induced leg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prevented by fidgeting.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6 Jul 1;311 ( 1 ) :H177-82.

[ 2 ] Bao R, Hu Y, Xu R, Gao C, Guo Y, Zhu Y, Pan S, Wang W. The metabolic effects of habitual leg shaking: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J Diabetes. 2024 May;16 ( 5 ) :e13556. doi: 10.1111/1753-0407.13556.

[ 3 ] Kim S, Kim JH, Lee H, Jang SH, Noeske R, Choi C, Chang Y, Choi YH. Effect of chewing hard material on boosting brain antioxidant levels and enhancing cognitive function. Front Syst Neurosci. 2024 Nov 27;18:1489919. doi: 10.3389/fnsys.2024.1489919.

[ 4 ] Plum, T., Binzberger, R., Thiele, R. et al. Mast cells link immune sensing to antigen-avoidance behaviour. Nature 620, 634 – 642 ( 2023 ) .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88-0

[ 5 ] Florsheim, E.B., Bachtel, N.D., Cullen, J.L. et al. Immune sensing of food allergens promotes avoidance behaviour. Nature 620, 643 – 650 ( 2023 ) .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362-4

[ 6 ] Kunutsor SK, Lehoczki A, Laukkanen JA. The untapped potential of cold water therapy as part of a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or promoting healthy aging. Geroscience. 2024 Jul 30. doi: 10.1007/s11357-024-01295-w.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78461.

[ 7 ] Hilditch CJ, McHill AW. Sleep inertia: current insights. Nat Sci Sleep. 2019 Aug 22;11:155-165. doi: 10.2147/NSS.S188911. PMID: 31692489; PMCID: PMC6710480.

[ 8 ] Sundelin, T., Landry, S., & Axelsson, J. ( 2024 ) . Is snoozing losing? Why intermittent morning alarm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ffect sleep, cognition, cortisol, and mood.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33 ( 3 ) , e14054.

[ 9 ] Antonius Wiehler. Francesca Branzoli. Isaac Adanyeguh. Fanny Mochel. Mathias Pessiglione A neuro-metabolic account of why daylong cognitive work alters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decisions. Current Biology. 2022; 16: 3564-3575

[ 10 ] Beaty R E, Benedek M, Kaufman S B, et al. Default and executive network coupling supports creative idea production [ J ] . Scientific reports, 2015, 5: 10964.

策划制作

策划:ccc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网络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