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李宁“没有惊喜”:求稳之下净利持续下滑,线下客流承压,股价难回巅峰

日前,国产运动品牌公司李宁(02331.HK)宣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业绩,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去年集团收入达286.76亿元,同比增长3.9%;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0.13亿元,同比下滑5.46%。去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49.4%,较去年提升1个百分点。

在3月28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赵东升指出,去年受益于在线渠道的持续拓展,毛利较高的电商渠道占比进一步加大,以及线下直营店铺的折扣有所改善,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赵东升提及,在零售运营方面,集团去年线下经营面临挑战,全年日均客流承压,同比下滑10%至20%中段,整体线下零售流水同比下降低单位数。

目前,李宁的业务板块有跑步、篮球、综训、羽毛球、乒乓球和运动生活六大核心品类。近两年,李宁频繁因为设计、价格等被推上风口浪尖。

Wind数据显示,李宁集团业绩再创新高,但净利连续两年同比小幅下滑。

2020年—2023年,李宁分别实现营收144.6亿元、225.7亿元、258亿元和276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4.23%、56.13%、14.31%和6.96%;而在净利润方面,同期李宁分别实现净利润16.98亿元、40.11亿元、40.64亿元和31.87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3%、136.14%、1.32%和-21.58%。

相较于国内其他头部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的增长势头较弱。

规模最大的安踏(02020.HK)去年的营收同比增长13.6%至708.2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5%至119.27亿元。特步国际(01368.HK)去年收入同比增长6.5%至135.77亿元,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0.2%至12.38亿元。361度(01361.HK)去年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19.6%;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11.49亿元,同比增长19.5%。

去年上半年,李宁集团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钱炜就曾强调,2024年核心不以规模增长为主要目标,稳健经营、控制风险是一整年经营的基调。

当被问及2025年的关键词钱炜表示,稳健经营仍然是公司的经营核心。他强调,“稳健经营不等于保守经营。该攻则攻,该守则守,该调整则调整。”

赵东升在业绩会上指出,2025年,李宁集团将继续以此巩固基础,以核心品类业务驱动生意的可持续增长,为中长期发展蓄力。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布局国际化战略,2023年底李宁公告称,拟以22.08亿港元收购恒基地产旗下一家主要从事物业投资的公司。收购事项于2024年1月28日落实完成。收购完成后,目标企业成为李宁集团的一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其财务业绩合并入集团财务报表中。收购事项完成后,集团将继续履行该物业主要部分的原租约,而该物业的其余部分将用作本集团的香港总部。

此次财报指出,截至去年底,上述物业计提折旧及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19.39亿元,占本集团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4%。这意味着去年受市场供需变化及房地产行业整体调整的影响,李宁集团投资性房地产减值3.33亿元。财报指出,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优化资产结构,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此外,今年年初,李宁“重夺”中国奥运合作权一事,尘埃落定。

1月15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宣布,李宁公司获得2025—2028年中国体育代表团体育服装合作企业征集项目,李宁品牌将在2025—2028年期间以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的身份服务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这也是李宁时隔16年后,再次成为中国奥委会的合作伙伴。

李宁最新股价报17.160港元/股,总市值443.55亿港元,较2021年的高点已跌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