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15.18万起, 零跑C16增程纯电全都有, 灵活座椅布局实用到爆?

在20万元以内想买一台适合全家使用的新能源SUV,说实话没那么容易。这个预算区间的选择很多,既有小巧灵活的城市SUV,也有大空间、配置丰富的中大型SUV,各种电动、增程、混动方案也让人挑花眼。而对于我来说,一辆家用SUV必须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城市通勤好开好停,长途出行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度,配置务实够用,后期使用成本不能太高。带着这样的要求,我最近仔细体验了一下零跑C16 2026款 增程式 280激光雷达智尊版 6座(官方指导价17.18万元),结合静态体验,说说我的感受。

先说外观,C16的设计挺克制,第一眼不会给你那种“夸张科技感”冲击,但看久了耐看。车头是封闭式格栅,这是新能源车型的常见设计,中央LOGO和贯穿式日间行车灯放在视觉中心,线条圆润,不像有些造型棱角特别多的SUV那样咄咄逼人。大灯设计偏柔和,也符合家庭车的定位。灯组内有168颗LED,带自动感应和迎宾灯语功能,晚上回家解锁时,灯光的识别性和氛围感都不错。雾灯区是隐藏式的,加强了前脸整体感。前脸下包围有导流造型,但装饰性不强,更像是实用功能为主。整体看起来不抢眼,但很耐看,对一些低调的家庭用户来说可能更合适。

车身侧面延续简单耐看的路线,线条平直流畅。车长4915mm,轴距2825mm,已经逼近中大型SUV的水准,比例看着协调,不会出现前长尾短的头重脚轻感。隐藏式门把手收起时平整美观,用起来也很顺手(就是北方冬天可能会碰到结冰卡顿的情况,这个值得注意)。侧窗有镀铬装饰条,车顶造型规整,没有溜背,这样虽然少了点运动感,但换来了更好的头部空间。车门下沿的黑色包围既耐脏也显得稳重,看时间久了也不容易视觉疲劳。

尾部造型跟前脸呼应,贯穿式尾灯是视觉焦点。尾灯用LED光源,还有厚度8mm的光导纤维,晚上点亮效果规整耐看。尾门相对直立,方便放东西和提高后备箱利用率。线条自然过渡,没有刻意去追求流线造型,也没有假排气口或多余的镀铬件,这种务实的处理风格让我觉得挺“实在”。电动尾门带脚踢感应,试用了一下,虽然反应不是秒开那种,但实际带东西时,这个功能还是很有帮助。

进到车里,内饰是那种简洁耐看的风格,没有眼花缭乱的线条堆砌。中控台对称布局,材料多用软包,配合木纹饰板,质感不廉价也不张扬。整体是浅色调,居家氛围比较明显,长时间使用不容易产生压抑感。中控是14.6英寸悬浮屏,分辨率到2.5K,显示和触控响应都挺好,系统是Leapmotor OS 4.0,日常导航、音乐、空调调节都能通过语音控制,识别准确率高,还支持一次说多个指令,比如“打开空调并导航到公司”,唯一是多任务时会有一两秒的处理延迟——这个在OTA升级里应该有优化空间。副驾前是10.25英寸液晶屏,显示简单直观;二排顶部还有一个15.6英寸吸顶娱乐屏,可以放视频、投屏,长途带孩子很实用。甚至配了一个8.1L小冰箱,夏天放几罐饮料正好。

这套车机硬件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多任务反应快,UI逻辑简单,上手没什么门槛。语音是四音区识别,前后排乘客可以同时下不同的命令互不干扰,这点对多人口出行太实用。我试过让前排播音乐,后排孩子投屏看动画,各用各的互不影响。

空间方面,六座布局是它的一大亮点。2+2+2的设计,第二排是独立座椅,可电动调节和滑动,靠背最大可放到145°(新版本是155°),配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功能,这个价位里很少见。中间通道有190mm宽,直接走进第三排,不用侧身钻。前排座椅支撑和坐垫长度合理,长途不容易累,主驾电动调节带记忆和腰托,方向盘可四向调节,握感适中。

第三排因为车顶比较高、地台也平,头部和膝部空间都比我预想的好。成年人短途没压力,孩子长坐也舒服,还有独立空调出风口、充电接口、杯架这些贴心细节,是真的考虑到日常会用,而不是应付检查的摆设。

储物空间够丰富,门板储物槽深,前排扶手箱能放日常用品,中控台下有开放储物格方便放随手物品。后备箱在六座状态下还能放得下3个登机箱,放倒三排能扩展更大的平整空间。

再说动力部分,这台纯电版的电机账面数据是 220kW 最大功率,这个数字放在同级来看已经不弱了。实际开起来,它不是那种一踩就猛蹿出去、把人按在座椅的设定,而是加速跟脚、顺滑,中后段的持续性很好。城市里起步跟车很轻快,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感,比如红绿灯亮起,深踩三分之一就能轻松超过一小段车距,同时不会让后排乘客有明显的“往后一压”不适感。这种动力调校对我这种经常带老人、孩子出门的人很友好,因为开得跟坐得都显得“稳”。

在城市道路中,0~60km/h 的加速响应偏灵敏,但又不会突兀,日常超车相当轻松,尤其是在早晚高峰那种间隙超车,可以说是随叫随到。电动车的好处就在这——不需要变速箱换挡,没有档位衔接的顿挫,一脚到底你能获得的是连贯的推力。到了城市环路或者快速路,中高速再加速的力道还是有的,比如从80km/h提到110km/h,很顺畅,没有迟疑,甚至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种持续加速的能力,在高速超车时会让驾驶者特别有信心。

底盘部分,零跑C16 纯电版沿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这个结构在家用SUV里很常见,但差别在于调校的取向。这台车的底盘明显更倾向于舒适,初段的悬挂行程不短,在面对井盖、小坑洼、减速带时,能把大部分冲击隔在车外,传进车内的更多是一种被“抹平”后的柔和感。这种设定在我日常开回家经过的那段老旧小区水泥路格外明显——路面接缝清晰可见,但车里并不会被颠得七零八落,甚至可以一边慢慢滑行、一边听清楚隔壁座的人说话。

但它并不是一味的软,进入中高速之后,底盘的支撑性会显现出来。比如在高速匝道,如果你以70km/h的速度压着弯心走,车身侧倾会被很好地控制住,不会出现那种船一样的摇晃感,这点和电池布局也有关——大电池放在底盘中部,重心相对低,所以转向进入弯道时底盘会给你一种“稳稳贴在地上”的自信感。

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方面,我觉得是这台车的另一亮点。首先,纯电驱动在低速时几乎没有噪音,城市里35km/h巡航的时候,耳边除了空调风声,真的很安静。即便开到高速,大部分情况下胎噪和风噪控制得都挺好,特别是前排门板和中控台的隔音做了优化,基本没有那种明显的风切声灌进来。我还刻意试过在120km/h巡航时跟后排聊微信语音,音量不用刻意提高,就能清晰听到。

作为消费者,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这台车的平衡感——动力不暴躁但不弱,底盘舒适不发飘,高速稳健不紧绷,转向轻盈又有信心,还有安静的车内环境和可预期的驾驶反馈。这种“没有短板”的感觉,非常适合家用,也让你在不同场景下都不会觉得为难。比如,早上送孩子上学,市区低速轻盈安静,孩子能在后排安心看书或聊天;周末上高速回老家,开到110km/h非常稳,车里聊着天听着音乐,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当然,这台纯电版的630km续航对我来说也是一大加分项,因为我多数时间一周只需要充一次电,甚至有时候十天充一次,用电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而且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高速场景,电驱的安静与顺滑,是真的会让你很快不想再回到燃油车的震动和嘈杂里。

总体来说,如果你跟我一样,重视一家人的乘坐体验、驾驶的轻松感受,又希望一台车能在日常通勤和远途旅行中都表现得从容,那零跑C16纯电版的这套动态表现,确实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核心需求。它的定位不是为了讨好激进驾驶者,而是让驾驶变成一件“省心又舒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