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旅发展大会现场亮点多:“机器狗”搬货、《家里家外》短剧、无人机外卖齐登场
3月31日,在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会场外,正展示着来自成都多个区(市)县及博物馆的科创成果、特色文创和非遗技艺,涉及科技创新、低空经济、智慧旅游、微短剧等多领域。
▲戴超
大蒜咖啡品牌联合创始人、成都榜样青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超介绍,“温江盛产大蒜,我们想让大蒜从调味品变成快消品,同时能够让蒜田变成景区。”这样的pp创新的商业模式也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经统计,大蒜咖啡单品全年有95万元左右的营收。”大蒜咖啡火了,也带动周围农户的钱袋子鼓起来,“大蒜咖啡单品火了后,我们做了周边的文创产品,2025年还要在村上开乡村小酒馆。同时,周边老百姓也会把家乡产品做成文创,拿去售卖。”
除了新的乡村消费场景,无人机外卖等新业态也正在对文旅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在成都,无人机外卖正在解锁公众的文旅消费新体验。“在彭州,无人机外卖主要是用在雪山火锅城送火锅,还有白鹭音乐城送咖啡。在彭州我们已经规划了50多条航线,涉及40多个站点。无人机可以载重4公斤-5公斤的货物,飞行时长在30分钟左右。”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展教部负责人罗怡君介绍。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