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丨合肥文旅融合新图景
央广网合肥3月30日消息(记者鲍玉婵)春日融融,巢湖波光潋滟,合肥的文旅图景正悄然焕新。从红色场馆里的研学热潮,到科技馆内的探究式课堂,再到巢湖岸边的网红茶社集群,这座“科创之城”以“春景 新业态”为笔,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的生动画卷。
研学热土的双向奔赴
在渡江战役纪念馆气势恢宏的展厅内,退休职工张阿姨与三位“老姐妹”带着孙辈正驻足于“百万雄师过大江”巨幅浮雕前。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青铜雕塑上,将战士们坚毅的面庞映得格外清晰。“我的父亲当年参过渡江战役!”张阿姨无比骄傲的说。“小时候父亲跟我讲渡江故事,现在我能带我的孙辈来这里触摸历史,这就是传承。”她感慨道。
安徽省科技馆“360°自行车”(央广网记者 鲍玉婵摄)
小茶社撬动大振兴
沿巢湖北岸驱车而行,荆塘河村至王家咀村的茶社群渐入眼帘。40余家茶社临水而建,木质栈道蜿蜒湖畔。“以前游客闻到蓝藻味掉头就走,现在一到周末一座难求。”愈渐茶斋老板的账本,折射出巢湖生态治理与乡村运营的双重蜕变。随着水质改善,2023年在小红书、抖音爆火后,中庙街道迅速启动提升工程:贯通经九路、增设停车场、安装沿湖路灯,并成立联合执法队,对出店经营、私搭乱建等“顽疾”动态整治。2024年,茶社群接待游客43万人次,昔日“农房”变“门面”,“渔民”变“股东”。
沿湖茶社夜景(央广网发 中庙街道文化旅游服务保障中心供图)
“下一步,中庙街道将串联起巢湖沿岸散落的文旅珍珠,为游客提供更完善的休闲体验。”中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钟介绍。
春潮涌动处,合肥正以科技赋能文旅,用生态重塑空间。当红色记忆、科创基因与乡村烟火在此交汇,一幅“千姿百态”的江淮春游图景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