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健全多元调解体系 优化联合仲裁机制 甘肃省多举措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形势变化,针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态势这一现状,甘肃省积极行动,围绕 " 减量、提质、增效 " 工作目标,与省法院携手,全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据介绍,甘肃省人社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 枫桥经验 ",推动工作重心从 " 等案上门 " 向 " 服务上门 " 转变,从 " 定分止争 " 向 " 合作共赢 " 拓展。通过健全劳动人事争议多元调解体系,扩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在乡镇、街道(社区)和各类企业中的覆盖面,借助 " 互联网 + 调解 " 服务平台、劳动人事纠纷 " 点对点 " 在线诉调对接平台,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调解网络。2024 年,全省仲裁调解结案和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案件结案共计 1.48 万件,调解成功率达 80.3%。

为提升办案质效,甘肃省人社厅全力打造仲裁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在全省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实行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依法快速办理农民工劳动报酬争议。2024 年,全省各级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 1.23 万件,审结案件 1.22 万件,仲裁结案率 99.5%,结案案件涉案金额 4.8 亿元,充分发挥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前置的作用。

针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类型日益复杂、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用工争议快速增长、劳动者诉求愈趋多元等新情况、新问题,省人社厅会同省法院进一步推进信息互通、难题共研等机制。通过联合发布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规范裁审自由裁量尺度、联合制定裁审衔接有关问题意见、加大劳动法律普法宣传力度等方式,规范裁审程序衔接,推动裁审衔接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此外,省人社厅持续加大对调解员和仲裁员的培训力度,创新办案方式,提升仲裁员队伍的作风纪律、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今年 1 月,新开发的调解仲裁办案系统上线运行,省市县三级仲裁机构可垂直共用,当事人可通过互联网登录该系统直接申请办理劳动人事争议,减轻诉累,标志着甘肃省劳动人事争议服务迈入数字化阶段。

据介绍,省人社厅今后将把更多资源和力量投入到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上,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发挥调解仲裁 " 过滤 " 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积极作用,减少诉讼增量,为平安甘肃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