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党再现危机?两华裔国会议员候选人打口水仗,卡尼被迫表态
据多家媒体报道,在如火如荼的本届联邦大选竞选中,两位华裔国会议员候选人的口水仗又把卡尼推上风口浪尖。一位是大多伦多地区万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 选区的自由党国候选人蒋振宇(Paul Chiang),一位是大多伦多地区Don Valley North选区的保守党候选人郑敬基(Joe Tay)。
图片来源:X
据最新消息,卡尼决定继续支持蒋振宇,不会因外界反对呼声就终止他自由党国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去年12月,香港警方因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对郑敬基发出通缉令,并悬赏100万港元(约合18.4万加元)。
由于两人的竞争对手关系,据《明报》报道,蒋振宇作为在任自由党国会议员在今年 1 月与中文媒体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郑敬基当选国会议员,香港的刑事指控将引发“巨大争议”。
随后,他又进一步表示,“如果你能带他去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馆,就能得到100万元的奖励。” 他这番话引得台下笑声不断,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就在TADC发布新闻稿后数小时, 蒋振宇就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了道歉声明,承认自己的言论"极其不当,完全没有正确判断事态严重性"。
卡尼于今早在安省的竞选活动期间回应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学到教训的机会。”
郑敬基仍喊话卡尼撤掉蒋振宇的候选人资格,并表示自己担心人身安全,“他的公开威胁性言论意在恐吓我,而这样的行为绝不能被容忍。”
因有媒体报道指他涉嫌外国干涉,董晗鹏于2023年3月退出了自由党,成为了独立国会议员。
今年年初,法官霍格的外国干预调查报告公布后,董晗鹏表示,报告还了自己清白,希望能重返自由党。但直至今天,自由党依然没有就是否接纳董晗鹏回归,以及是否提名他为Don Valley North选区的候选人做出决定。
涉华议题成大选敏感区域
的确,当前加拿大各政党在联邦竞选期间都刻意回避对华政策的相关议题,作为加拿大居民,联邦政策未来对华走向如何,尚不明确。
但在地方政府层面,BC省本拿比市近日率先做出了实质性的外交调整,该市议会于上周二晚间通过决议,宣布终止与中国7个城市的友好城市关系,包括大连、重庆和临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