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作家毕淑敏:创作长篇小说《昆仑约定》时住了四次医院

3月30日,作家毕淑敏最新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分享活动于首都图书馆·首图剧场举办。毕淑敏与作家梁晓声,评论家施战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起围绕着《昆仑约定》从创作、使命感、青春与奉献等多角度展开对谈。

发评论:

一部书写人性高度与昆仑精神的好小说

毕淑敏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独树一帜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医学背景与人文关怀,为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视角。她的作品融合心理学、医学与社会观察,在严肃文学与大众阅读之间架起桥梁。著名评论家雷达曾如此评价道:“毕淑敏是一位有良知、有担当的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关怀。”

施战军认为《昆仑约定》的情节黏性强,群像描写和深层意蕴处理出色。他谈到:“当我知道《昆仑约定》将要交稿的时候,非常好奇,但后来读着读着,好奇的情绪变了,说是感动也不准确,说是震撼也不准确,但是我整个人完完全全被带进这部小说里面,整个情绪、整个情感、整个心跳都在跟着这部小说走。”

他还提到,从通识的意义上说,《昆仑约定》是一本写人生海拔的书。“只有云知道”,知道什么?知道人生能有多高。同时,昆仑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度,毕淑敏通过描写普通士兵的故事,将“人性的高度”“人心的尺度”“生命的广度”“思想的深度”相融,唤起读者们对精神高度的向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