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透视上海产业经济:降本增效并非空谈,企业质效提升谁来支撑?

当前,上海工业经济,特别是软件信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信业”)运行态势良好,不仅在规模上有所增长,更在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和创新活力释放方面展现新动能,共同为全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达到近5年来的同期最好水平。工业投资预计增长22.5%,相比去年增速翻倍,显示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投资力度。与此同时,软信业营收增速达到14.5%,高于全国水平4.2%,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工业和软信业合计拉动全市GDP增长2.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稳中有进的重要支撑。

黄浦江畔陆家嘴夜景。 上海发布 图

上海工业增长不是简单的体量扩张,更伴随着结构的持续优化和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发展显著,显示出新兴产业的强劲引领作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三大先导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船舶制造业、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与新兴产业共同构筑起上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工业质效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除了规模和结构,上海工业经济在质量和效益方面也表现出色。上海在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显著,水、电、气三个行业的利润同比均出现明显下降,而同期全国层面电力、燃气供应利润仍在增长,这反映了成本端向下游传导的积极效应,有力地支持了制造业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剔除这三个行业,上海工业利润率更是高于全国1%,进一步凸显了实体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增强。

上海工业质效的提升,离不开宏观政策的调控,同时,企业也把握住了机会,通过在技术改造、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和精细化运营,铸就了高质量发展。以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海亮铜业”)为例,这家主要从事铜及铜合金管材加工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石油化工、船舶工业等领域。今年以来,通过优化电力采购策略、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争取更优惠的电价;大力推进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采用更高效的设备和短流程工艺,从源头降低单位能耗;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储能项目,利用峰谷价差优化用电结构,并参与虚拟电厂调度;以及实施精细化的能源调度和管理。

上海海亮铜业能源环保部部长周俊芳介绍,能源成本约占公司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降低用能成本至关重要。尽管谷电价格略有上升,但通过上述多方面措施叠加,公司1-4月份的用电成本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下降,每度电下降约9厘,共降本486万元。

这些微观层面的努力,积少成多,共同汇聚成了上海工业整体质效的提升。企业将节约的成本或由此带来的更多利润,积极投入到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中,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在单位能耗不变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出和利润,形成提质增效的良性循环。这正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

软信业增速加快,创新驱动与消费升级共振

上海一季度软信业的快速增长,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一季度软信业营收增长14.5%,相比去年全年进一步提速1.6个百分点,增速在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利润总额增长更为显著,达到105%。

作为上海软信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代表,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通过数字化创新,不断提升商户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积极响应市场复苏和政策导向的号召。在消费复苏背景下,美团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例如在今年春节期间助力餐饮商户提供线上年夜饭预订、外带和配送服务,除夕当天上海年夜饭线上预订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比增长超31%,显示了数字化平台对传统消费场景的赋能;针对预付式消费痛点,推出“安心学”“安心练”等新服务模式,通过资金监管、按次付费等方式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此外,美团积极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响应《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美团无人机在杨浦区落地了上海中心城区的首条航线,截至5月已扩展至3条航线,累计完成订单超1万单,覆盖办公、公园、校园等多种场景,特别是开通了上海首条高校场景无人机配送航线(五角场合生汇至复旦东区学生公寓),在清明、五一等假期订单量屡创新高,正将低空配送打造成为上海市民熟悉的新型生活场景。

B站(bilibili)在一季度也展现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B站一季度营收70.0亿元,同比增长24%,并实现调整后净利润3.6亿元,持续盈利能力增强。增值服务、广告、游戏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其中高毛利的广告(+20%)和游戏(+76%)业务快速增长,带动毛利率连续11个季度环比提升至36.3%。

B站的社区生态保持高度活跃。一季度日均活跃用户达1.07亿,月均活跃用户3.68亿创历史新高,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至108分钟,月均互动量达167亿次。月均付费用户数达到3200万,创下新高。平台内容生态持续繁荣,二次元、游戏、旅游出行、潮流运动等各类内容播放时长均保持高速增长。反映了上海在数字内容创作、传播和商业化方面的优势,以及数字经济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巨大潜力。

上海工业经济和软信业表现强劲,不仅体现在规模和速度上,更在于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和创新活力的释放。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精细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软信业则凭借持续创新和模式迭代,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和盈利空间。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增长,为上海全年经济稳健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彰显了上海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积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