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最被嫌弃的设计, 竟成了17 Pro Max 的最大标志
当苹果发布 iPhone 17 Pro Max 时,第一波热搜不是“性能封神”,也不是“影像突破”,而是——横向大镜框。
有人调侃它像“浴霸横着放”,有人说这是“浴霸家族的终极进化形态”。可耐人寻味的是,短短几个月后,大家的态度就像追剧时被编剧反转了一巴掌——从“拒绝”到“真香”,甚至有人说:“这才是新一代 iPhone 的气场。”
其实,大镜框的“逆袭”并不只是审美习惯的问题。它延续了浴霸式三摄的布局,但面积更大,视觉重心下移,再配合苹果Logo的“降位”操作,辨识度高得像是明星机场照——远远一眼,你就知道它是 17 Pro Max,而不是 15 或 16。
厚一点,也是一种安全感
17 Pro Max 的机身,苹果这次选择由钛回归铝。听上去像降级,其实是升级——铝合金比钛轻,配合一体化架构,抗弯折和抗摔性显著提升。跌落测试中,它甚至比 16 Pro Max 多扛了三次“腰斩式”坠落才报废。
厚度增加带来的直接好处是:5000mAh 电池,续航直接飙到一天半。重度用户也能早上满电出门,晚上躺床上还剩 20%,这在苹果史上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
屏幕:窄边框和亮度的双重暴击
苹果这次终于把“灵动岛”缩小了,配合 LIPO 技术实现了1mm 边框,屏占比高达 94%。这种视觉冲击感,就像你第一次看 IMAX 大银幕——眼前没有束缚,画面铺满全世界。
而 3000 尼特的峰值亮度加上抗反射涂层,户外看手机不再像“盯着一面镜子”。无论是烈日下刷微博,还是滑雪场看导航,画面依旧清晰锐利。
更妙的是,抗反射涂层还意外提升了色彩饱和度,让人拍照修图的动力都更强了。
影像:不只是像素升级
三颗后置镜头全员 4800 万像素,并且长焦支持 5~8 倍连续光学变焦,这意味着你在变焦时不会再遇到“像素点暴动”的尴尬,画面丝滑得像在拉单反的变焦环。
新增的抗眩光涂层也解决了老生常谈的“鬼影”问题,夜景拍路灯时不会再出现光晕像 UFO 入侵的既视感。
性能:液体玻璃动画的幕后推手
A19 Pro 芯片采用 3nm 工艺,配 6 核 CPU 和 GPU,再加上12GB 运存,iOS 26 的液体玻璃动画流畅得像水在你屏幕上流动。
不过,也要理性看待短板——苹果依旧坚持骁龙基带,信号表现依然没法和安卓的高端机媲美。35W 的快充在安卓 100W 横行的时代,也显得有点“佛系”。
为什么它能封神?
从设计到体验,iPhone 17 Pro Max 的升级并不是堆料式的,而是更像一次“全局优化”——
大镜框+Logo 下移,让它成为“辨识度天花板”
厚机身+大电池,解决了苹果史上最大痛点之一
窄边框+高亮度屏幕,带来超越参数的直观震撼
高像素连续变焦,让日常拍摄更接近专业水准
A19 Pro 芯片,让系统动画美得不讲道理
它并不完美,但它的短板(信号、快充)已经被绝大多数用户“学会接受”。反倒是它的亮点,足以让它被称为新一代封神机。
一句话总结:
iPhone 17 Pro Max 就像那个曾被嫌弃的同学,突然健身、会穿搭、还学会了幽默——你不知不觉就成了它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