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包头市幼小衔接监测主要结果发布(二)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相关要求,持续监测幼小衔接工作推进状况,健全完善幼小衔接监测体系和科学幼小衔接机制、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2024年10月,包头市组织实施了第三轮幼小衔接监测工作,本次监测样本覆盖全市10个区县和181所幼儿园和小学,按照标准化流程和相关规范要求,形成了市、区、校(园)三级监测报告共计 407个。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质量监测导向、诊断、激励功能,发布2024年包头市幼小衔接监测主要结果,并附部分典型案例。
2.“小学一年级·知晓一点点”家长系列课程
学校依托“真幸福”家长成长学院开设“小学一年级·知晓一点点”家长系列课程,以漫画泡泡话的形式,从多种角度帮助家长缓解入学焦虑,比如说: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小学知识?孩子应该如何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孩子幼升小,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旨在让家长和小豆丁们共同准备,一起适应小学生活,一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案例六
案例六
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多措并举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达茂旗百灵庙第二小学——多措并举推进幼小衔接工作
平台宣传造氛围。借助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等多途径宣传幼小衔接重要性,推送幼小衔接系列报道,不断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营造良好的衔接氛围。
家校联合齐用力。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会、建立交流群,指导家长做好儿童入学适应,鼓励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保持积极稳定情绪缓解儿童入学焦虑,提升幼儿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减缓衔接坡度。
幼小互动同携手。每年6月与各幼儿园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带领即将入学的儿童参观学校,认识新老师和新同学,参加升国旗仪式,进入小学课堂学习,儿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小学学习氛围。
行为习惯助养成。制定了特色鲜明的“百二小一日常规”等规范,通过儿童主动、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帮助儿童改变自我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参与到班级管理,实现进入小学的自然过渡。
其三,注重家园合力,与家长共同走进小学,开展三方教研,定期开展家长课堂,传授科学引导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其四,个性化指导突出,依据每个孩子的发展差异,量身定制衔接方案,助力孩子全面适应小学生活。
同时,工作室紧跟教育动态,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与方法,切实为孩子开启美好的小学学习之旅筑牢根基,在幼小衔接领域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并在区域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来源: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心
编辑:赵旭、刘浩
一审:董军
二审:岳鹏飞
三审:胡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