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更年期问题的好方法,很多女性却不敢用

今天是母亲节。
给母亲最好的礼物,是支持她科学地爱自己,让她未来的人生更加舒适、自由、健康的展开。
这篇文章会系统、全面地介绍绝经激素疗法——一个背负着种种误解,但却能明显改善绝经女性生活质量和远期健康的方法。
正如《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2023 版》后语所言:

更年期在医学上大致相当于「围绝经期」。正常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 51 岁,95% 在 45~55 岁进入绝经期。
根据最新预测, 到 2035 年,中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 81.3 岁, 部分地区女性的预期寿命将超过 90 岁。
这意味着,从 50 岁左右开始的绝经后期,将成为多数女性生命中最长的阶段。
这一段没有雌激素陪伴的漫长时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它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情绪,更是贯穿全身系统的健康挑战。
雌激素骤降
带来全身系统的转变
雌激素从进入青春期开始陪伴每一位女性,当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慢慢退潮。
更年期的种种症状,主要是「雌激素」这个老朋友逐渐离开的迹象。80% 的女性会经历至少一种更年期症状的困扰——睡眠障碍、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乏力虚弱、肌肉关节疼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同时,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未来各种慢病风险会大大增加。

对于更年期的种种不适,很多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实际上,这段时间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单纯就潮热出汗这个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也得 4.5 年。
更何况,忍一忍,还错过了「治未病」的机会。
更年期不是必经之苦
科学干预让后半程更从容
绝经激素治疗(MHT),就是通过补充雌激素或联合孕激素,在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同时「治未病」。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2023 版》中有那么一句接地气的话:
目前的证据表明,MHT(绝经激素治疗) 是唯一能够一揽子解决由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的方案。
经过国内外近几十年来不断研讨和实践后,绝经激素治疗已日趋成熟。遗憾的是,这类治疗在女性中知之甚少、用之更少,甚至医疗从业者也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
如果出现了更年期相关的症状,或有骨质疏松高危因素等(例如低体重、维生素 D 缺乏、营养不良等),排除了禁忌症后,都可以补充雌激素。

对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虽然也是与雌孕激素相关,但并非不能进行激素补充治疗。
在用药前以及用药期间,需要让医生好好评估,并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案,比如有子宫肌瘤选口服药物更安全,有血栓形成风险的选经皮雌激素更安全。
目前可选的药物有多种形式,每一种用药方式都有其最适合的人群,医生会综合你的个人情况选择用药方式,帮你把副作用降到最小。

激素疗法安全吗?会不会致癌?
一说到激素,很多人还是会会本能地拒绝,认为副作用太大,网上也流传着各种认知误区和谣传。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指南》给出的结论,为大家一一解答:
1. 激素治疗会导致乳腺癌吗?
单独应用雌激素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雌 + 孕激素联合应用轻度增加乳腺癌风险(属于罕见级别),实际上增加的风险略高于每天 1 杯葡萄酒但低于每天 2 杯葡萄酒,基本上类似于肥胖以及活动少的风险。
如果用药后多活动、少喝酒,保持合适体重,总体来说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也能轻松愉快地面对更年期。
2. 激素治疗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吗?
子宫内膜癌曾经被认为是激素治疗的主要风险,但随着研究的进展,这个问题也得到解决——只要在雌激素基础上搭配使用孕激素,就能有效规避风险。
3. 激素治疗会不会增加血栓风险?
雌激素的确可能会增加血栓风险,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但并非不可控。
既往有过血栓的女性尤其是 6 个月之内有过血栓,不建议使用激素治疗,尤其口服方式。
容易形成血栓的人群,例如肥胖 BMI>30 kg/m2、吸烟、易栓症家族史等等,可以选择经皮雌激素,经皮雌激素不会增加血栓风险。

4. 激素治疗会不会用了就停不掉?
激素治疗无强制使用期限,需每年评估获益与风险,可随时调整或停药。
5. 类雌激素保健品会不会比药物更安全?
常见的植物雌激素类保健品如大豆异黄酮,效果并不明确,且缺乏长期安全性数据,不推荐长期使用。
6. 激素治疗会不会让人发胖?
绝经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引起肥胖,反而能减少腹部脂肪堆积,减少总脂肪量,抑制激素下降导致的腰粗体型。
总之,激素治疗确实会带来一定风险,但对适用人群来说,整体是利远大于弊的。
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注意随访和监护,才能规避风险、让收益最大化。
想要治疗,如何就医?
出现了更年期症状,可以到「妇科门诊」就医,现在不少医院还有更为专业的「妇科内分泌门诊」或者「更年期 / 围绝经期」门诊。
医生会了解你的症状和既往健康状况,并完善血常规、妇科和乳腺检查、血压、心电图、肝胆 B 超等检查。

图片来源:《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2023 版》
除了药物治疗,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也很重要。
当我们为母亲送上鲜花时,别忘了关注她是否在默默忍受更年期的困扰。
更年期不是女性生命价值的终结,而是与生育解绑后,人生另一种更自由的展开方式。科学干预,是给这种「自由」生理上的有力托举。
愿每位母亲、每位女性都能从容走过这段旅程,拥抱更自在的银发岁月。
本文合作专家

本文审核专家

更年期出现异常出血、潮热多汗等症状
或是有其他妇科疾病
试试点击下方,咨询专业医生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 1 ] Baber RJ, Panay N, Fenton A, IMS Writing Group. 2016 IMS Recommendations on women's midlife health and 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Climacteric. 2016. 19 ( 2 ) : 109-50.
[ 2 ] Li J, Luo M, Tang R, et al. Vasomotor symptoms in aging Chinese women: fi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Climacteric. 2020. 23 ( 1 ) : 46-52.
[ 3 ] 阮祥燕 , 杨欣 .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协和医学杂志 . 2018. 9 ( 04 ) : 313-319.
[ 4 ]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2020. 48 ( 08 ) : 903-908.
[ 5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2022 ) 平衡膳食准则 .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 2024. 39 ( 01 ) : 95.
[ 6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 2023 版 .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23. 58 ( 1 ) : 4-21.
策划制作
策划:狄安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