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文旅创意广告岂能靠“搬运”
近日,福建广告导演王朔发布视频称,梅州文旅视频号近期推送的“来梅州 享美味”内容,与福建文旅在2022年5月发布的“来福建 享福味”创意广告其中一个篇章高度相似,除美食推荐不同外,其余内容几乎一致。随后,梅州文旅视频号下架相关视频。
5月26日上午,梅州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该视频版权在福建省文旅厅,平时和福建文旅一直有互动,后续会有一些(处置)意见,“目前还在研究”。

“来福建 享福味”视频与“来梅州 享美味”视频对比
网友和媒体普遍指出梅州文旅的宣传视频涉嫌抄袭。对比视频画面可以看到,两者不是简单的创意撞车,而是直接“搬运”了画面,只不过把“沙县小吃”改成了“梅州小吃”。有网友调侃,简直就是把别人试卷拿来改个名字,连重新找演员再演一遍都不愿意。
也因此,只下架视频和道歉根本说不过去,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疏忽,也实属轻描淡写。视频是谁制作、谁审核的?必须查清责任人,严肃处理这种“搬运”行为,并深刻反思、整改。
须知,福建文旅的创意广告,背后的原创团队付出了大量心血。据报道,王朔团队仅视频创意就想了两个月,其间更与福建省文旅厅相关工作人员不停讨论、修改,“至少否定了80个创意”。对他人的劳动成果拿来即用,如果这种行为不被追究,无疑将严重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
尤其是,这种行为还发生在官方账号之间,实属不应该。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文旅宣传推广的主阵地,也是地方形象塑造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只有创意和著作权得到充分保护,才能激励更多优质内容诞生,讲好地方的特色故事。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色资源,以地方小吃为例,本身就具有差异性,背后反映的风土民情、文化传统都不一样。把别人的创意复制粘贴过来,不仅暴露出知识产权意识的淡薄,也折射出创新创意的不足和急功近利。文旅宣传讲的是慢工出细活,要拿出真本事、好创意,必须沉下心来搞创作,才能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近年来,各地都在“卷”文旅经济,有的地方靠惊艳的创意出圈,有的地方靠实在的“宠客”出圈,成功者的背后,真诚始终是必杀技。“走捷径”搬运他人创意,其结果只能是自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