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测绘法宣传周丨当测绘遇上AI, 如何为城市打造“智慧之眼”

你是否好奇手机导航为何总能精准指路?房屋建筑如何做到零误差?珠峰身高测量怎样精准到厘米?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测绘技术的支撑。在第22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8月29日)即将到来之际,深圳用一场酷炫的交流会提前点燃科技热潮——原来测绘早已不是“扛着仪器画地图”,而是用卫星、无人机、AI建模打造城市的“智慧之眼”!

8月21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的“智能化测绘技术赋能城市建设交流会”正式启动宣传周系列活动。140多位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的业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测绘技术如何用“黑科技”让城市更安全、更高效、更宜居。

会议邀请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智能化测绘领域权威专家闫利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作《2025智能化测绘技术发展动态》主旨报告。闫教授指出,测绘正经历从“测图”向“时空信息”体系的根本转变,由传统的数字化测量升级为“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感知网络,实现“无域不达的时空感知、无所不在的时空连接、无时不用的时空计算、无所不及的时空智能”。简单来说,就是用卫星+无人机+传感器+AI算法,实时生成并分析城市三维“数字分身”,让规划、建设、管理都“有数可依”。

随后,5位行业专家围绕不同领域的应用与创新介绍了测绘的最新“黑科技”:

1

AI画图员“猜”出建筑轮廓

中国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先进技术研究院程章林研究员提出‌数据与知识双驱动建模技术‌,用AI学习建筑“生长规律”,即使拍摄数据模糊残缺,也能自动补全建筑三维模型,突破城市场景建模效率瓶颈。

2

“政府测绘师”打通管理链条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测绘中心罗芳博士提出构建‌“政府测绘师”支撑体系‌,通过“一体联”机制与“四师协同”路径,用智能测绘技术实现用地项目全过程管理,用数据串联起规划到监管全链条,保障“两统一”职责高效履行。

3

‌GeoAI给城市装上“智能大脑”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刘江涛博士展示了‌GeoAI技术‌在数字孪生城市中的实践,通过空间规划算法优化、土地利用智能分析及生态保护模型,提升城市治理精准度。

4

“行走的测绘仪”解放外业测绘人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鄢咸晨区域经理解析‌手持SLAM技术‌如何实现外业数据同步采集,手持激光SLAM设备在建筑中边走边扫,1小时完成传统测量3天任务,有力推动“多测合一”改革,降低测绘成本30%以上。

5

基准融合为陆海地图“统一度量衡”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陈戈敦博士主导‌华南海边无缝深度基准模型‌构建,结合海岸带精细地形测绘工程,为陆海地理信息整合提供厘米级精度技术支撑。

此次交流会为政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构建了高水平行业对话平台,有效凝聚了智能化测绘创新与应用重要共识。与会各方表示将强化技术协同攻关与跨界融合,推动技术资源整合与共享,聚焦城市发展需求,深化技术应用场景探索,进一步增强智能化测绘的赋能效应,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智能化测绘成果设备展示区。

实景VR骑行眼镜:戴上即“穿越”到深圳湾,规划绿道再也不靠想象;

无人机巡堤查险装备:自动识别河道隐患点,防汛员告别日晒雨淋;

便携激光扫描仪:仅书本大小,扫一扫立得三维模型;

机载雷达系统:让无人机变身“透视仪”,穿透植被测绘地表。

审校:王芳胡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