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贴:有死之荣,无生之耻 - 索比堡大逃亡全纪实(终)
以下文章来源于诸神的黄昏研究会 ,作者诸神的黄昏研究会
相信不少本号的读者早年间在央视六套曾经看过一部由英国拍摄的电视电影《逃离索比堡》。
该片虽拍于1987年,但笔者认是迄今为止最出彩的一部二战越狱电影,其原片亦勇夺1987年金球奖最佳短剧集/电视电影奖及最佳男配角奖。

在2012年,曾有网友在中国骨灰级军史论坛-sonicbbs军史区分5期连载过此历史事件的全经过,是行文之流畅,故事还原之精彩,哪怕是在当年高手辈出,雄文如云的soniccbbs论坛也属罕见。
今天本号就分两期转载当年的这篇神文,原文编译者为SC坛友"该用户可以显示",全文首发于2012年2月15日,由本号管理员元首卫队补充部分人物背景及配图。
上集链接
上古神贴:有死之荣,无生之耻 - 索比堡大逃亡全纪实(上)
第5部分:行动开始!
10月14日。天气晴朗。如同往常一样,这天是从早点名开始的,但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心细的囚犯发觉有些人穿上了可以搞到的最好的衣服和靴子。一些知晓越狱计划的人还带上了私藏的珠宝和钞票。
从一早开始,佩切尔斯基就在他的指挥岗位上——木匠铺。在这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一号营区。莱特曼带了20个战俘在一旁的营房里干活,准备穿越铁丝网时要用到的木板。
而菲尔德亨德勒则在2号营区的衣物储藏室指挥。2个营区的联络通过几个被允许在2个营区间走动的年轻囚犯进行。负责引诱德国人进入预定处决点的任务由雅内科负责。
上午10点钟,雅内科报告说,索比堡营区代理长官党卫队下级突击中队长约瑟夫·尼曼(josef niemann)会在下午去裁缝铺试外套;3号营区长官goettinger将去鞋铺,弗伦策尔会去木匠铺。另有党卫军已被邀请在这些人之后去各个工作间。


之后佩切尔斯基一个个对各个战斗小组的成员做最后交代,首先是亲密战友舒巴耶夫。他将和另一个战俘在裁缝铺对尼曼下手。
然后是岑伯斯基,他的小组最为重要。他们将由波泽兹卡带到2号营区开展行动。因为2号营区计划将早于1号营开始行动,因此他们能否打响头炮对整个行动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组由战俘阿尔卡季・莫伊谢耶维奇・韦斯帕皮尔负责,他们将解决进入鞋匠铺的党卫军。2个战俘Nachum plotnicky以及alexey vaitsen将晚点名后带领一队地下组织队伍,带领全部囚犯向大门走去,同时也将袭击军火库,拿到装备。另有2个战俘负责在一旦冲击大门失败后,剪断指挥官房后的铁丝网。
任务简述在中午前最终确认完毕。一切准备就绪。
下午2点钟,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党卫队下级分队长瓦尔特·里巴(walter ryba)手拿冲锋枪,带走了波泽兹卡以及另外3个人,佩切尔斯基十分紧张,因为一般情况下党卫军只拿手枪的,波泽兹卡本来要带领岑伯斯基去2号营的,现在肿么办呢?
过了1小时,人还没回来!另一个特殊犯人波泽克来了,他告诉佩切尔斯基波泽兹卡和另外3个人去在建中的4号营伐木了。里巴之所以拿冲锋枪是因为他找不到一个乌克兰人帮忙看守这4个囚犯。佩切尔斯基于是要求由波泽克带领岑伯斯基的小组去2号营。
波泽克很紧张,说自己只能在1号营活动,没有这个权限,建议行动推迟一天。佩切尔斯基拒绝了,于是波泽克只好硬着头皮试一下。2点半,波泽克终于把战斗组带到了2号营区,所有人松了口气。
消灭2号营区的党卫军行动在3点半左右展开,因为紧张,幸存者的证词充满矛盾,很难精确地搞清楚谁把谁在什么时候干掉了。现在只能大致说一下。
第一个来到衣服储藏室的是党卫队下级分队长约瑟夫·沃尔夫(Joself Wolf)。他完全没有怀疑。进入房间时,一切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一个囚犯递给沃尔夫一件大衣,其他人帮他把衣服穿起来。
这时岑伯斯基和其他2战斗组成员从沃尔夫身后的一堆架子后面悄悄出来,一斧子劈开了沃尔夫的头。沃尔夫一声不吭地死了。大家把尸体塞入一个架子里,上面盖了一堆衣服。地上血迹擦掉并撒了沙子。沃尔夫的手枪也被岑伯斯基拿掉了。
现在一切都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为确保绝对机密,菲尔德亨德勒命令任何人不许走出储藏室。一个地下组织成员负责站在门口望风;另一个人则负责在2号营区入口处一带望风。
几分钟后,2号营地负责衣物分拣和照料马匹的党卫队上级分队长库尔特·贝克曼(kurt beckman)走进了储藏室。一个小青年犯人上前,对他说,储藏室刚刚为他找了件合适的夹克,请他去试试。贝克曼犹豫了一下,朝储藏室走了几步,忽然转个身走开了。
菲尔德亨德勒派了一个年轻犯人(极少数可以穿越1号、2号营区的犯人之一)通知了佩切尔斯基这边行动已经展开。
1号营的行动按计划4点开始,尼曼中尉准时来到裁缝铺,裁缝铺头头约瑟夫拿出了一件衣服给他试穿。这当口舒巴耶夫从尼曼背后闪现,一斧爆头。尼曼的尸体被拖到屋子后面藏起来,地上的血擦干净。尼曼拴在外面的马被拉到了马厩,以免引起怀疑。

舒巴耶夫跑入木匠铺,把尼曼的手枪交给佩切尔斯基,2人紧紧拥抱接吻,舒巴耶夫刚离开,佩切尔斯基的女友卢卡来了,尽管2人之前关系密切,但佩切尔斯基对她只字未提起义之事,现在到了该摊牌的时候,佩切尔斯基让她立刻换上一套男装做好准备。
卢卡紧紧拥抱佩切尔斯基并去换衣服了,回来时她带给佩切尔斯基一件衬衣,说这是父亲的衬衫,请求他穿上的意思是,因为父亲多次成功躲避逮捕,这件衬衫是幸运之衣,可以帮助他活下来,后者照办了。


现在上士goettinger来到了鞋铺,鞋铺负责人雅库布递给他一双靴子请他试穿,上士叫雅库布准备好一双高跟鞋,过两天他将回家度假,这是准备给妻子的礼物。大家正谈的热络,韦斯帕皮尔从德国人背后靠近,一斧子爆头。
下一个轮到了党卫队上级分队长齐格弗里德・格雷奇乌斯(Siegfried Graetschus),他负责指挥乌克兰卫队。虽然是德国人,但他使用的是为乌克兰人服务的裁缝铺。囚犯勒纳(lerner)证词如下:
"我的任务是干掉格雷奇乌斯,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干掉一个德国鬼子。我们特别准备好了斧子,我们一小时前就准备就绪,坐等德国佬进来。很快消息传来,尼曼被杀死了,我们都很兴奋。
几分钟后,他进来了,问我们冬季大衣是否准备好了,我们的一个裁缝把衣服递给他,帮他试穿。
看起来德国人距离我比其他人更近一些,因此我决定动手,我此时站起身来,手里拿着斧子,上面遮着一件衣服,从背后走进德国人,然后一斧子劈开了他脑袋。我们把尸体藏在工作桌下面。"

随后,乌克兰卫兵-德裔人伊万・克拉特(ivan klat)也被杀掉了。在2号营区,行动继续展开。又有2个德国人被引入衣服储藏室被干掉。现在2号营区除了贝克曼在办公室,其他党卫军全死了。
眼看晚点名时间快到了,菲尔德亨德勒决定一不做二不休,上门杀人。波泽兹卡的弟弟负责本次行动。他带了2个人来到贝克曼的办公室敲门,请求入内汇报。
贝克曼准了,然后惊奇地发现进来的不只是小波泽兹卡,而还有另外2个人,但是一切都晚了,3个人一拥而上,乱刀将其刺死。尸体被放在桌子后面,因为时间很紧张,来不及藏尸了。

2号营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由斯洛伐克电工schwartz顺利完成,他剪断了索比堡对外的电话线,还切断了营区的总电源。现在2号营区的活全部完成,菲尔德亨德勒让岑伯斯基的小组回到1号营,其余犯人严禁离开2号营区,这里等待晚点名的到来。
4点三刻,岑伯斯基回到1号营的木匠铺,兴奋地向佩切尔斯基汇报了2号营区的工作。
这时波泽兹卡和其他3个犯人从4号营区伐木回来了,他走向了木匠铺,后面跟着党卫队下级分队长弗里德里希・高尔斯蒂希(Freidrich Gaulstich)。
此时在一旁游弋的莱特曼上前,请中士到他的营房(就是他和同事们准备木板的那间房间)去"指示工作",此时,在一旁的另一个特殊犯人施密特也要想一起去营房,波泽兹卡拉住了他,告诉他起义已经发动,并警告说如果他想活命,就不要进去掺和。施密特吓得说不出话来。此时,营房里的犯人把高尔斯蒂希爆头了。
5点钟左右,年仅15岁的首饰匠斯坦尼斯瓦夫・什迈兹纳(Stanisław Szmajzner,他也是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之一)和其他2个年轻犯人成功地从乌克兰人的营房里偷出了6支步枪,装在管子里交给佩切尔斯基。这也加强了越狱组织的战斗力。此外他还搞到了一些弹药。


此时佩切尔斯基还被告知,锁匠engel在车库里干掉了先前带冲锋枪的瓦尔特·里巴,这次行动是计划外的。
现在是5点钟了,一切进展顺利,大部分德国人都被干掉了,而剩余的德国人和乌克兰人还毫无察觉,鉴于营区的主要指挥人员都已经死掉了,事实上现在德国人群龙无首。除了弗伦策尔,本来他应该在木匠铺被干掉的。
被安排执行任务的谢苗·罗森菲尔德(semion rosenfeld)回忆说,他一下午都在磨斧子以及琢磨出手位置,可惜没能干成。这令他遗憾终身。

弗伦策尔是仅存的有权力组织乌克兰人的党卫队员了,现在佩切尔斯基面临难题。是等弗伦策尔死掉后再开始晚点名吗?但是显然大部分的囚犯已经知晓了所发生的一切,佩切尔斯基决定时不我待,立刻进入第二阶段,他派人通知了2号营区。于是喇叭声响起,晚点名开始了。
在晚点名开始前不久,毒气室操作长-党卫军上级分队长埃里希·鲍尔(Erich Bauer)开着卡车从外面回来,他把卡车停在2号营区行政房旁边,让2个犯人卸货,这时一个乌克兰人惊恐地从房子里跑了出来,大喊:"有个德国人死了!"原来他发现了贝克曼的尸体。

一个犯人撒腿就跑,鲍尔朝他连开几枪,与此同时,按照晚点名的规定,2号营区的犯人列队后,向1号营广场集中,然后2个营区的人将在那里会合统一点名。
但无论是2号营区的队伍还是1号营区的队伍,在广场上都混乱不堪,队伍严重混乱,不少女囚犯浑身发抖,开始抽泣,又有些人在漫无目标地乱跑。
佩切尔斯基眼看根本无法组织大家有序走出营区,决定立即改变计划。他大喊一声:"为了祖国,冲啊!"顿时几百个犯人开始向大门口冲去。



广场上,人们干掉了乌克兰卫队的一个小头头,以及营区门口的守卫,冲在最前的一些人从大门冲了出去,但是随后大门就遭到来自嘹望塔上乌克兰卫兵的火力封锁。
现场至少有弗伦策尔和鲍尔两个个党卫军,以及十几个执勤的乌克兰人在向广场射击,顿时尸横遍野。囚犯们利用少有的几把步枪以及冲锋枪拼命还击。现在佩切尔斯基和他的助手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根据原先的计划,在穿过雷区前应当先向雷区丢石头,但是混乱中没有人记得这回事。

最终,一共有大约300名囚犯抵达了森林。


作为一起最严重的暴动事件,此事直报柏林最高当局。8月15日下午,由卢布林地区党卫队长官党卫军中将雅各布・斯波伦贝格(jacob sporrenberg)带队的工作组来到索比堡,在听取了幸存守卫的报告后,他们视察了营区,并决定立即处决所有幸存的囚犯(无论是参加起义被捕的还是未参加起义的),总计大约150人。

8月15日一早,搜索逃犯行动全面铺开,参加搜捕的部队包括来自国防军689保安营的一个连,党卫军第1骑兵中队、边境警察分队以及索比堡的乌克兰卫队,总共有400-500人参加。此外,邻近城市的警察分队也得到指令,严密关注潜逃的囚犯。
党卫军第2骑兵中队以及边境警察一部从16日起参与行动,负责封锁索比堡以东的布格河,防止囚犯向东和游击队会和,其余部队负责其他3个方向。德国空军也提供飞机支援,搜索整个区域。
整个全面搜索持续了4天,直到18日晚间。19日到20日,2支党卫军骑兵中队以及一个排的保安警察继续搜索附近的森林。
佩切尔斯基一组一共有大约59个犯人,他们一直向东走去。他意识到如此大的一队人不可能安全地躲过德国人的搜索。因此他提出将大队人马分成一小组一小组分散逃跑。他的决定引起了其他人的一阵惊慌,但无疑他的想法是对的。
武器被均分到各个小组里。佩切尔斯基所在小组一共9个人,他们在19-20日晚间成功偷渡布格河,并找到了在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附近活动的游击队。菲尔德亨德勒所在小组一直躲在树林里直到搜索结束。逃出去的囚犯中,很大一部分波兰犹太人幸存下来。
在四天的集中围捕中,大约有100个逃犯被抓获并处决,考虑到如此众多的人力投入搜捕,如此低下的抓捕率很难说令人满意。
德国人主要的问题是他们估计错了囚犯们主要的逃跑方向,他们以为囚犯们大多会向东穿越布格河,实际上大部分人是向南向西逃跑的。逃过了最初几天围捕的囚犯们的命运取决于他们遇到的波兰人的态度,总体而言,波兰人对犹太人并无好感。
很多囚犯都遭到了波兰人的勒索和、或杀害。最终只有大约47人活到了战后。
而遗憾的是菲尔德亨德勒,他在1945年4月2日在卢布林的家中,被波兰右翼纳粹分子暗杀,当时那里已经被苏联解放了。
另外一位主要领导者莱特曼在途中受伤,拒绝了被想要救他的同伴带走,一个人躺在森林里,他的最终时刻无人见证。

小金匠斯坦尼斯瓦夫・什迈兹纳属于佩切尔斯基的小组(他在逃跑时还射杀了一名乌克兰卫兵)。为了不被发现,囚犯们分成了更小的群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佩切尔斯基带领八名囚犯前去与游击队取得联系。
什迈兹纳的团队在等待佩切尔斯基的归来,但没有等到(原因后面会提),于是这些人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小组,自行逃生。
什迈兹纳所在的 15 名幸存犹太人小组遇到了一群波兰民族主义者,被杀死了 12 人。什迈兹纳通过假死活了下来,幸存到了战后。
1947 年移民到巴西,1978年指认出了同样藏在巴西,隐姓埋名的古斯塔夫·瓦格纳。什迈兹纳后于1989年辞世。

而最具传奇神秘色彩的是佩切尔斯基的18岁荷兰女友卢卡的真实身份和命运,根据战后的调查和他人的回忆,她的真名是格特鲁德·舍恩博恩(Gertrude Schönborn),1914年出生于德国多特蒙德,母亲是犹太人。
纳粹上台后,全家于1938年移民至荷兰阿姆斯特丹,格特鲁德在这里与一位叫沃尔特·波珀特的男子成婚, 夫妻二人1943 年 5 月 18 日被关押到索比堡(沃尔特·波珀特于突围当天10 月 14 日晚上被枪杀)。


在10月14日集合的时候格特鲁德本一直待在佩切尔斯基身边。但是在突围的时候佩切尔斯基跑回营房去救留在那里的人,就此与她失散。
从其他逃跑者那里得知她逃进了森林,然后和一群波兰犹太人一起向靠近乌克兰边境的海乌姆方向走去,从此下落不明,推断最终遇难身亡。
尽管最终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人(50/600)活到战后,但是索比堡的起义对于囚犯们来说还是相当成功,至少本来是"十死不生",现在有了九死一生的机会。并且他们还干掉了10多个守卫。
相应的,虽然特莱勃林卡的暴动也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人(70/850)幸存,但那也是相当成功的一次行动。我们不能说幸存率太低,因为情况类似但是没有起义发生的贝乌热茨,一共只有2个囚犯活到战后。
根据1943年中期希姆莱的决策,莱茵哈特计划完成,且尸体被全部焚毁后,索比堡计划在1943年冬季完成转型,转型后的索比堡将成为一个储藏缴获武器的集中营。但在起义发生后,索比堡被夷为平地,负责拆除建筑的犹太劳工被处决,最后一个德国人在1943年底离开了索比堡。
附记:
1、鉴于在特莱勃林卡,特别是索比堡发生重大越狱事件,希姆莱以及汉斯.弗兰克认为在卢布林区域各个劳动营的犹太人迟早将会得知上述新闻,并将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决定立即清除在卢布林区集中营内的所有犹太劳动力。
这个行为被命名为"丰收日行动"(Aktion Erntefest)。1943年11月,在马伊达内克、poniatowa、trawnik等劳动营的犹太人先后被处决。处决的方式是就地枪决。死于本次行动的犹太人具体数字不详,估计在42000人以上。

2、关于索比堡主要看守们的下场:
弗朗茨・卡尔・赖希莱特纳:起义时营长官,索比堡关闭后,被调往意大利北部,1944年1月被游击队打死。
古斯塔夫·瓦格纳:索比堡关闭后被调往意大利的特别行动部门 "Einsatz R",继续参与 "最终解决方案"。战争结束时,他藏身于南斯拉夫,被美军俘虏,不过逃脱,化名在奥地利格拉茨当建筑工人。后来先是逃到了叙利亚,最后又逃到了巴西。1950 年 4 月 12 日在巴西获得了永久居留权,以 "君特・门德尔" 为化名平静地生活着,从事房屋管理员的工作。
1978 年 5 月 30 日在被著名的"纳粹猎人"、毛特豪森集中营幸存者、奥地利裔犹太建筑师西蒙·维森塔尔(Simon Wiesenthal追踪到之后,他被逮捕。在巴西圣保罗的一个警察局,当年的小首饰匠、索比堡灭绝营 47 名幸存者之一的斯坦尼斯瓦夫・什迈兹纳认出了他(尽管在脱狱期间瓦格纳不在营地)。
以色列、奥地利(他曾是奥地利公民)和波兰(索比堡位于波兰境内)都向巴西提出了引渡请求,但都被巴西总检察长驳回。西德政府也提出了引渡请求,但 1979 年 6 月 22 日被巴西最高法院驳回。
1979 年 6 月 18 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瓦格纳对自己的罪行毫无悔意,他说:"我对此没有任何感觉…… 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份工作。下班后,我们从不谈论我们的工作,只是喝酒打牌。"
1979 年秋天,在他被追踪到一年零五个月后,瓦格纳试图自杀,经过急救后他活了下来。他说觉得自己被人跟踪,还能听到声音。

卡尔·弗伦策尔: 战争结束时在慕尼黑附近被美军逮捕,但很快就被释放了。后在法兰克福找到了一份舞台灯光技师的工作。1962 年 3 月 22 日,在工作间隙,他再次被认出并遭到逮捕。1965 年 9 月 6 日,他和其他前党卫军军官一起在索比堡审判中受审。1966 年 12 月 20 日,弗伦策尔因亲自杀害六名犹太人,以及作为一号营地指挥官参与大规模屠杀另外 15 万名犹太人而被判处无期徒刑。1982 年,因法律技术层面的原因他被释放,之后再次受审,并于 1985 年 10 月 4 日再次被判处无期徒刑。由于他年事已高且健康状况不佳,该刑罚未予执行,1996年在汉诺威辞世。

英雄无悔-关于佩切尔斯基未尽的故事
前文提到过佩切尔斯基一组一共有大约59个犯人,一直向东走去。为了有更好的机会逃脱追捕,佩切尔斯基决定犯人们应该分开。
他告知波兰籍犹太囚犯,他将和几名犹太裔红军战士进入附近的村庄,很快就会带着食物回来。
据说他们收缴了所有的钱(佩切尔斯基后来说收钱这件事是编造)和除了一支步枪以外的武器,但再也没有回来(小金匠斯坦尼斯瓦夫・什迈兹纳证实了这段)。
后来在1980 年佩切尔斯基解释了他为什么抛弃了其他幸存者:
"我的任务完成了。他们是身处自己故土的波兰犹太人。我是苏联人,而且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名军人。在我看来,小股队伍的生存几率更大。
直接告诉大家‘我们必须分开’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一直都紧跟我,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 我还能说什么呢?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人的本能发挥了作用。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收钱这件事。当时一片混乱,很难掌控一切。我承认武器分配不均,但其他人宁死也不愿交出武器。"
佩切尔斯基和另外两名逃犯在森林里徘徊,直到他们遇到了雅科夫・比斯科维茨(Yakov Biskowitz)和另一名索比堡的逃犯。比斯科维茨后来在对艾希曼审判中就当时碰面作证时说:
"我们两人在森林里游荡,直到遇到了萨沙・佩切尔斯基三个人,他们穿着手工编织材料制成的白色衣服。这样我们就有五个人了 —— 我们走到了斯克罗德尼采森林,遇到了第一批犹太游击队。我们破坏铁路线、剪断电话线,对德军部队进行打了就跑的偷袭。"
当时跟着佩切尔斯基的两名苏联犹太裔士兵是亚历山大・舒巴耶夫(他杀死灭绝营代理长官尼曼,后来在与德军作战时牺牲)和阿尔卡季・莫伊谢耶维奇・韦斯帕皮尔(他参与了杀死指挥乌克兰卫兵的齐格弗里德・格雷奇乌斯和乌克兰籍德裔人伊万・克拉特的行动,并在战争中幸存下来)。
根据记录,1943 年 10 月 19 日至 20 日晚上,佩切尔斯基几人一起渡过了布格河,越过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进入苏联。10 月 22 日加入游击队。随后几个月,佩切尔斯基作为爆破专家随游击队作战,直到红军将德军赶出白俄罗斯。
在于红军部队汇合后,根据斯大林第270号令,作为一名前战俘的佩切尔斯基先被送往位于波多利斯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第 174 号甄别营进行审查(有无怯战投降、通敌、叛国行为等),随后被编入九死一生的惩戒部队-第 15 独立突击步兵营。
但营长安德烈耶夫少校听了他在索比堡的经历后大为震惊,甚至不顾禁止离开营地的规定,允许佩切尔斯基前往莫斯科的"调查德国法西斯占领者及其帮凶罪行的委员会" 去作证。
委员会根据佩切尔斯基的讲述发表了一篇名为《索比堡起义》(Восстание в Собиборе)的短文。战后,这篇短文被收录进了由瓦西里・格罗斯曼和伊利亚・爱伦堡撰写的最早全面汇编大屠杀情况的文集《黑皮书》中 (Чёрная Кни́га)。1947 年,该文集在苏联被审查机构禁止出版。直至2015年才在俄罗斯首次出版。


在莫斯科郊区的医院里,佩切尔斯基结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当时照顾他的护士奥尔加・伊万诺夫娜・科托娃(他在战前就已与第一任妻子离婚) 。

战争结束后,他和妻子回到了站前居住的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在一所音乐喜剧剧院担任行政人员。还撰写了关于索比堡起义的回忆录。纽伦堡国际法庭本想传唤佩切尔斯基作为证人(索比堡灭绝营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但苏联政府不允许他前往德国出庭。
1952 年 6 月佩切尔斯基被开除出苏共,原因是检方对他提起了刑事诉讼,指控他 "为谋取私利滥用职权"。侵吞了剧院售出的门票所得的部分钱款。佩切尔斯基本人认为,对他的迫害与 20 世纪 50 年代初苏联的反犹运动有关。
1953 年 1 月,佩切尔斯基被判处一年劳动改造,并从工资中扣除 25%。随即被剧院解雇,但后来进了一个工业合作社的面包房工作,接着又去一家机械制造厂当工人,一直工作到退休。
1963年,他作为主要证人参与了在苏联对索比堡集中营十名乌克兰守卫的起诉,其中九人被判处死刑,一人被判处15年监禁。
多年来他与起义的参与者、记者和历史学家保持着积极的通信联系,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也曾多次收到以色列、波兰等国家的邀请,并且在1987年最终获得了出国签证,但因健康原因未能成行。


佩切尔斯基于 1990 年 1 月 19 日去世,葬于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北部公墓
佩切尔斯基生前从未因为在索比堡实践中的壮举得到过表彰。当时的历史记载完全忽略了他。即使在家乡其作为起义组织者的重要角色也不为人知。


从那以后,对他的纪念活动不断加强:2012年,他的墓碑上换上了一张他的肖像;2014年,在顿河畔罗斯托夫的星光大道上为他树立了一颗星星,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市民。同年夏天,他的名字被编入俄罗斯历史教科书。年底俄罗斯邮政发行了一枚与起义主题相关的邮票。
2016年,普京总统向其后人追授 "勇气勋章",正式认定了他的英勇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