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艺术与乡土,策展人用三个词概括高迪
安东尼·高迪(1852-1926),是世界建筑史上极具创造力的天才,其作品以自然主义、曲线美学和结构创新著称,并曾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日,高迪联展:“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和“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分别在上海久事艺术空间和久事艺术沙龙对外展出。在展览开幕之际,《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采访了策展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尤义斯·布拉沃·法雷和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约瑟夫·塞尔达。
“自然,艺术和乡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高迪。”法雷说。
与通常以模型为主的建筑展不同,此次久事艺术空间“高迪与他的时代”和艺术沙龙的“高迪之声”展更聚焦于历史文献和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前者通过建筑构件、历史照片、工作手稿、影像记录以及文献资料等,呈现高迪的建筑设计及演变,后者则通过“声音雕塑”,向观众讲述高迪的故乡之声。

展览现场
同时,高迪的故乡加泰罗尼亚的工艺、工匠亦是串联起双展的重要元素。高迪视建筑为精密协作的有机生命体,他将艺术家和手艺人视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官。他缔造了一个反效率至上的匠人乌托邦,他拥抱多元技艺的创作生态理念。在展览尾声处,有一句话总结了高迪建筑诞生的三重本质:情感是土壤,协作是根系,而时间会让种子长成它应有的模样。

高迪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教授尤义斯·布拉沃·法雷(右)与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约瑟夫·塞尔达(左)
对话|法雷&塞尔达
澎湃新闻:上海呈现的“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与“物乐其华——高迪之声”两大高迪主题展。可否谈谈两个展览是如何从不同视角解读建筑师高迪的?
法雷&塞尔达:自然,艺术和乡土,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高迪。对于高迪而言,自然,信仰和哲学是一体不可分的,他认为认识自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自然,他所创作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能为全世界共赏。
展览“高迪与他的时代”留给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为之向往的空间和时间。现在的人对高迪的作品怀有巨大的兴趣,是因为人们正在改变自己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的生存方式的认识。我们作为高迪艺术与哲学的大学研究机构,通过对高迪的理解和向往去阐述、表达。展览中呈现了与高迪相关的历史研究物件,以帮助观众走进高迪的世界。与此同时,我们的工作团队没有使用计算机、数学,或者任何分析方法,而是凭借我们的双手,以及多年以来对于高迪建筑研究工作的经验,去复原创作了圣家堂的悬链拱艺术装置。这件作品之后将继续保留下去。

高迪在圣家堂下层进行结构强度测试

高迪与来自建筑学院的学生,理查德·奥皮索摄
而“高迪之声”展览的主线,是高迪自幼聆听并深受其影响的“声音”。这些声音塑造了他对世界的感知与表达方式。留多姆斯(Riudoms)是高迪的故乡,地处欧洲一个地理文化极具代表性的核心地带。如果以留多姆斯为圆心,12公里外便是当代艺术巨匠胡安·米罗的出生地蒙特罗伊(Montroig)。米罗与高迪有着共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祖辈都以金属工艺为业。再向外25公里,就是圣胡安奥尔塔,那里曾是巴勃罗·毕加索避暑与创作的灵感之源。在不远处,还有萨尔瓦多·达利的出生地。这位超现实主义大师对高迪怀有极高的敬意,将其视为灵魂的共鸣者。

展览现场,高迪故居旧影
这一展览中所呈现的艺术装置由展览联合策展人、巴塞罗那大学教授、雕塑家约瑟夫·塞尔达创作完成。他出生在距离高迪故乡仅数公里的地方,因此在展览中所呈现的,不是来自书本的间接理解,而是一种扎根于土地、饱含亲历的生命体验。这是一次独特地域背景下的精神共鸣,也是一段共享于加泰罗尼亚大地上的艺术记忆。
澎湃新闻:高迪的设计是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的?
法雷&塞尔达:“我们是自然的一分子”,这样的认知造就了高迪的思考方式。他通过对家乡的树木,花朵,河流,大海以及动物的观察,并用艺术在建筑上进行了表达。
例如圣家堂的结构方式与树木生长的方式,高迪家乡山洞中被风侵蚀的样貌成为了米拉之家结构灵感的来源,阳台铁艺工艺则与植物藤蔓的自然状态相关,而屋顶则仿佛是海浪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

米拉之家旧影

米拉之家阳台的铁艺工艺
澎湃新闻:展览中的重点展品是《圣母领报》场景原始浮雕打样,这也是圣家堂诞生立面设计的初始形态模型。在此之后,高迪为圣家堂又设计了哪些立面图案?这些图案之间又有着怎么样的关联?
法雷&塞尔达:这件浮雕由高迪团队创作而成,而非高迪本人。高迪的成就源于他的朋友,挚友和搭档,正如同圣家堂里的创作融入了大量高迪与雕塑家的合作。在此次展览中,我们也将把这些历史阐述给受众。

展览现场,《圣母领报》场景原始浮雕打样

模特在镜子之间为圣家堂的雕塑创作摆姿势
澎湃新闻:展览中“布袋悬链拱”复制件讲述的是高迪在设计圣家堂时用于力学的重要发现。能否谈一谈这一技术及对此后建筑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法雷&塞尔达:正如之前所说的,我们的工作团队没有使用计算机、数学,或者任何分析方法,凭借我们的双手,以及多年以来对于高迪建筑研究工作的经验,去复原创作了此次圣家族教堂的悬链拱艺术装置。这里展现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与哲学思想,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建筑,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真思考当下社会建设发展的本质目的,即人与自然。

圣家堂历史分析和摄影研究
澎湃新闻:高迪早期作品“奇想屋”的外墙铺满了花卉釉砖。之后,他也在不少建筑设计中运用了瓷砖、釉砖等拼贴装饰,成为一大特色,如古埃尔公园里的拼贴元素。是什么启发了高迪运用这种方式来装饰建筑?
法雷&塞尔达:事实上,古埃尔公园里的碎瓷与拼贴元素源于高迪的合作伙伴、拍档、艺术家茹若尔(Jujol),他在一次午餐时不小心打碎了磁盘,并把这些碎磁盘带到了古埃尔公园的建设中,从而出现了大建筑艺术的视觉画面。这一点从茹若尔的儿子、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高迪与茹若尔”艺术设计研究名誉院长茹若尔二世处得到了证实。而这一故事也源于自然和人的社会生活,真实表达了自然主义与社会的关系。

展览现场,“奇想屋”外墙的花卉釉砖

古埃尔公园手稿,何塞·朱约尔手稿系列
澎湃新闻:在一些图案的设计中,高迪也借鉴了一些东方的元素,例如龙的形象。可否谈谈高迪是如何看待及运用不同文化及图案的?
法雷&塞尔达:要理解高迪,不可忽视他与童年挚友爱德华·托达 (Eduard Toda)的深厚情谊。两人同窗求学,友谊延续终生。托达曾任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常寄书信与中国照片给高迪。他精通考古学与中国文化,也向高迪讲述了“龙”在中国的象征。

爱德华·托达&何塞普·里韦拉,《小丑杂志》
巧合的是,龙在加泰罗尼亚民间文化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是经常出现的标识。例如,在加泰罗尼亚传统纪念活动“火龙表演”中,加泰罗尼亚每一个小镇都有自己的“龙”。对于这些历史记忆、思考,以及独特的表达,成为了高迪建筑中的创作元素,也成为东西方神秘共鸣的见证。

古埃尔公园中的龙的形象

休塔代拉公园
澎湃新闻:加泰罗尼亚当地的文化、风俗等对高迪产生了哪些影响?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到这一点?
法雷&塞尔达:高迪对于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并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为重要的时光,祖父和父辈铜制器具匠人的身份,家乡的独特的自然元素,都成为了高迪创作的生命元素,例如米拉之家外立面与高迪家乡红山的关系。

“高迪之声”展览现场,影像展现米拉之家外立面与高迪家乡红山的关系

“高迪之声”展览现场,影像展现圣家堂塔楼造型与高迪家乡习俗活动的“火龙”人塔的关系
澎湃新闻:展览呈现了高迪故居的一些器物,以及一些手工艺的展示。高迪是如何与艺术家、工匠合作,一起参与建筑设计的?
法雷&塞尔达:高迪祖父和父母是加泰罗尼亚传统的铜制器具匠人,因此,手工工艺以及对于器具成型的理解,包括工艺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工艺材质的选择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高迪和其团队在工艺和艺术创作上的源泉,在建筑,雕塑,艺术和材质上,有着共同的加泰罗尼亚文化传统。展览中,展示的彩窗原件、浮雕,以及本土石材都蕴含了加泰罗尼亚的工艺。

高迪在圣家堂的工作室

雕刻中的圣巴拿巴雕像
雕塑家洛伦斯·马塔马拉是高迪的儿时朋友与合作伙伴,他带领圣家堂雕塑家团队制作了耶稣诞生立面的大部分雕塑。洛伦斯之后,他的儿子胡安·马塔马拉继承了父亲的工作,完成了圣家堂耶稣诞生立面的剩余雕塑工作。胡安还收集了有关高迪的重要文献和图片档案,并于1972年将其捐赠。胡安·穆内则是细木工匠,他与高迪合作多次,为圣家堂的地下室制作了长椅、忏悔室以及用于放置礼拜物品的橱柜。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高迪的建筑美学?他对于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法雷&塞尔达:其建筑美学是:人与自然的共鸣。高迪的思考方式是,像自然一样进行思考。他的哲学,是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哲学,不管是建筑设计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如此。这也和中国的一些哲学思想相似。他对于哲学思想和艺术思考有着重要的影响。
澎湃新闻:在当下,不少人来到巴塞罗那是为了一睹高迪的建筑设计。可否谈谈高迪对于巴塞罗那的重要性?
法雷&塞尔达: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文化交流上,高迪都是巴塞罗那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元素之一。2026年,在高迪逝世100周年之际,世界建筑师大会也将在巴塞罗那举办。

建设中的圣家堂,将于2026年完工
澎湃新闻:可否谈一谈近年来的高迪研究有哪些新进展与突破?
法雷&塞尔达: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是高迪文化与艺术的研究机构,近年来在文化研究,艺术思考和建筑技术创新上有着很大的贡献,如节能建筑研究,艺术与设计哲学思想等方面。2017年执教于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RCR设计团队因其在自然、本土和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表达而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项。
在对于高迪的展示上,由“高迪与茹若尔”艺术与设计研究课题负责人GAOLILI博士与高迪文化艺术研究学者周杰参与,联合了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巴塞罗那大学、高迪故居博物馆、塔拉戈纳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联合研究团队,搭建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高迪艺术与设计展。
展览“绚烂归朴——高迪与他的时代”将展至10月8日。(地点: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
展览“物乐其华——高迪之声”将展至10月8日。(地点:北京东路230号久事艺术沙龙)